数字时代让古诗焕发新生
数字时代让古诗焕发新生
2023年暑期档,一部名为《长安三万里》的动画电影横空出世,以16.6亿元的票房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纪录。这部影片通过48首经典诗词,串联起李白、杜甫等唐代诗人的传奇人生,让观众在影院里感受了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之旅。这一现象级作品的成功,正是数字时代古诗传播创新的生动写照。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古诗传播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2022年举办的数字化时代中华诗词发展高峰论坛,汇聚了诗词、文旅、科技等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如何让中华诗词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数字化时代。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多个平台全程直播,展现了数字化传播的强大影响力。
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古诗传播插上了科技翅膀。抖音发布的《古诗词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平台古诗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达178亿,同比增长168%。不同年龄段的网友展现出多样化的诗词传承方式:00后喜欢将诗词与说唱结合,90后则热衷用舞蹈复现诗词之美,80后偏爱朗诵,70后则倾向于通过戏曲理解诗词。
影视作品成为古诗现代化呈现的重要载体。《长安三万里》通过动画技术,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莫愁前路无知己”的激昂,以及“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壮志,生动展现在银幕上。影片不仅重现了唐代诗人的风采,更通过创新的叙事手法和视觉效果,让古诗焕发新生。
互动式学习平台则为古诗教育插上了科技翅膀。由清华大学研发的“九歌”人工智能诗词写作系统,基于80万首前人诗歌训练,能够实现多体裁多风格创作。系统通过深度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格律和意境,激发学习兴趣。此外,AI背诵系统、动画学习等数字化工具,让古诗学习变得更加高效有趣。
数字时代为古诗传播插上了科技翅膀,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更有趣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从短视频到动画电影,从AI创作到互动学习,这些创新不仅让古诗焕发新生,更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找到了新的传承方式。正如专家所言:“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古诗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正在开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