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界的三大明星:洋菇、鸡腿菇和冬菇
蘑菇界的三大明星:洋菇、鸡腿菇和冬菇
在蘑菇界,有这样三位“明星”,它们凭借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三位蘑菇界的“大腕”——洋菇、鸡腿菇和冬菇。
洋菇:从法国宫廷到百姓餐桌
洋菇,学名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也叫白蘑菇。它可是蘑菇界里的“国际巨星”,在欧美国家被誉为“纽扣蘑菇”,是世界上栽培最广、产量最多、消费最普遍的食用菌,有“世界菇”之称。
洋菇的菌盖呈半球形,肉质肥厚细嫩,颜色多样。它的担子上通常长有两个担孢子,这也是它被称为“双孢菇”的原因。不过有趣的是,也有部分菇会长出单孢子或者三孢子、四孢子。
这种蘑菇起源于法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初。据说,法国植物学家托尼弗特用长有野生蘑菇菌丝体的马粪团进行栽种,覆盖土壤后成功培育出双孢菇。随后,这种美味的蘑菇逐渐传入英国、荷兰、美国等国家,并最终风靡全球。
洋菇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活性多糖、维生素与矿物质,是一种公认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高营养的绿色食物。此外,它还具有降低血压血脂、抑制肿瘤、抗氧化、抗菌消炎、护肝、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在烹饪方面,洋菇可谓是百搭食材。无论是煎炸煮烤炒,样样都行。比如经典的双孢菇炒肉、蒜香烤双孢菇等,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鸡腿菇:大自然的“伪装者”
鸡腿菇,学名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也叫鸡腿蘑。它可是蘑菇界里的“伪装大师”,从外观到口感,都与鸡肉极为相似。
鸡腿菇的子实体较大,菌盖不完全展开时呈圆筒形至钟形,直径可达6-11厘米。最特别的是它的菌柄,形状酷似鸡腿,全株呈白色。更有趣的是,这种蘑菇成熟后会迅速自溶成墨汁状液体,仿佛在上演一场自然界的“变身秀”。
这种蘑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亚洲、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都有它的身影。它喜欢在春至秋季生长,常见于阔叶林中的草地、田野、林缘、道旁、公园等处,甚至在雨季时,你可能在茅草屋顶上发现它的踪迹。
鸡腿菇不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它性平、味甘,有益脾胃、清神宁智、治疗痔疮等功效。而且,它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中国的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
冬菇:餐桌上的“美味皇后”
冬菇,学名香菇(Lentinula edodes),也叫香蕈、椎茸。在蘑菇界,它可是名副其实的“美味皇后”。冬菇的菌盖呈凸面,菌褶自由下垂,孢印为白色或米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那浓郁的香气,鲜香菇脱水后会产生独特的香味,因此在烹饪中常常使用干香菇。
冬菇的栽培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中国在唐末五代的《四时纂要》中就有种植菌子的记载。元代《王祯农书》中更是详细记载了种菌方法。在日本,早在378年前就有种植记录,1909年日本人森喜作博士更是研究成功制成“种驹”,开启了香菇的人工栽培新时代。
冬菇的营养价值极高。每100克冬菇含有3.6克碳水化合物、0.4克糖、2.2克膳食纤维、0.4克脂肪、2.9克蛋白质。此外,它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钙、铁、镁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冬菇中含有的麦角固醇在适当晒太阳后,能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D2。此外,它还含有具有抗癌作用的β-1,6-葡聚糖等多糖类物质。
在烹饪中,冬菇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既可以作为素三鲜中的一鲜,也是斋食中的重要原料。冬菇的口感细腻,香气浓郁,无论是炖汤还是炒菜,都能为菜肴增色不少。
这三位蘑菇界的“明星”,各有各的风采。洋菇的国际范、鸡腿菇的趣味性、冬菇的高贵气质,共同构成了蘑菇世界的精彩篇章。下次当你在餐桌上遇到它们时,不妨细细品味,感受这些自然界的美味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