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紫阳街:一条承载道教文化与历史记忆的古街
千年紫阳街:一条承载道教文化与历史记忆的古街
紫阳街,这条位于浙江台州临海市的千年古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积淀。全长1080米的街道,见证了从宋代至今的沧桑变迁,被誉为“活着的古城”。
一条以道教真人命名的古街
紫阳街的名字,源于北宋时期著名的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他号紫阳,曾居住在街西的樱珠巷,著有《悟真篇》,倡导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学说。为纪念这位道教真人,1998年,临海市政府将这条古街正式命名为“紫阳街”。
在《西游记》中,还记载了紫阳真人救助朱紫国金圣皇后的传奇故事。这位道教真人不仅在道教史上地位显赫,更以其养生理论和延年益寿的研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街上的古迹诉说着千年沧桑
漫步紫阳街,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街道两旁,明清时期的古井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紫阳井和千佛井。紫阳井位于樱珠巷9号对面,至今仍在使用,井水冬暖夏凉,甘甜可口。而千佛井则因其独特的“双眼井”设计和千尊佛像而闻名,相传是为了镇压“火神”而建。
每隔百丈,街道上就会出现一堵高大的坊墙,这些坊墙不仅是防火墙,还兼具地名标识的功能。坊名如“奉仙坊”、“迎仙坊”、“清河坊”等,每个名字背后都蕴含着动人的传说。
名人故居里的历史记忆
紫阳街上,名人故居星罗棋布。陈涵辉故居位于紫阳街236号,这位明朝进士曾官至礼部尚书。王宗沐故居则因“三抚基”的称号而闻名,其家族三代曾先后担任巡抚。此外,还有陆翰文、王观澜等历史名人的故居,这些故居见证了台州历史上的文化繁荣。
保护与传承中的新生
2012年,紫阳街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成为继杭州清河坊之后,浙江第二条获此殊荣的古街。在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紫阳街得到了系统的保护和整治。如今的紫阳街,不仅保留了历史风貌,更融入了现代文创、特色小吃等新业态,成为展示临海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紫阳街的保护与传承,体现了中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这条千年古街,正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