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抽动症专家郭志超:抽动症患者如何科学练习瑜伽?
重庆抽动症专家郭志超:抽动症患者如何科学练习瑜伽?
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重庆抽动症专家郭志超主任医师建议,抽动症患者可以尝试瑜伽疗法来缓解症状。但具体应该如何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详细建议。
瑜伽为什么适合抽动症患者?
郭志超主任医师指出,瑜伽动作舒缓,注重身体伸展和放松,非常适合抽动症患者。具体来说,瑜伽有以下几大益处:
增强平衡感和肌肉力量:通过各种体位法的练习,可以改善身体协调性,增强肌肉控制力。
促进身心放松:瑜伽中的深呼吸练习和冥想,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紧张情绪,缓解焦虑。
提高专注力:瑜伽需要集中注意力完成动作,长期练习可以改善注意力分散的问题。
改善睡眠质量:规律的瑜伽练习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而良好的睡眠对抽动症患者非常重要。
抽动症患者练习瑜伽需要注意什么?
虽然瑜伽对抽动症患者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练习。郭志超主任医师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必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抽动症患者在练习瑜伽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瑜伽教练,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动作。
避免过度劳累:抽动症患者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过度疲劳会加重抽动症状,因此要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动作开始。
避开急性发作期:如果孩子正处于抽动症状急性发作期,不建议进行瑜伽等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注意动作选择:抽动症患者在选择瑜伽动作时,应以简单、舒缓为主,避免过于复杂或强度过大的动作。
如何科学地将瑜伽融入日常生活?
制定合理计划:建议每天安排固定时间练习瑜伽,每次20-30分钟即可,关键是持之以恒。
结合其他运动:除了瑜伽,抽动症患者还可以尝试游泳、太极等低强度运动,这些运动都能帮助改善症状。
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和糖分。
关注心理健康:抽动症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家长要多给予理解和支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总之,瑜伽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对抽动症患者确实有积极作用。但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一定要在专业指导下科学练习,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