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西关高跷队再登淄博春节集市,两地民俗文化共展风采
济南西关高跷队再登淄博春节集市,两地民俗文化共展风采
济南西关高跷队时隔两年再次受邀参加淄博春节集市,为当地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民俗表演。这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济南与淄博特色的文化盛宴,不仅展现了两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百年高跷队,传承不息
济南西关高跷队成立于19世纪末,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济南第一支高跷队。2006年,该队被济南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这支由老中青三代人组成的队伍,年龄跨度从11岁到63岁,每年春节期间都会为市民带来精彩的演出。
济南西关高跷队的表演以武高跷为主,动作刚劲豪迈。队员脚踩高达260厘米的高跷,表演翻跟头、叠罗汉等高难度动作,将武高跷的刚劲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酸妮”和“夏雨荷”两个角色最受欢迎。“酸妮”由1999年出生的男孩韩义扮演,动作夸张搞怪,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夏雨荷”则优雅地挥舞着手帕,身姿婀娜,妆容精致,与“酸妮”形成鲜明对比。
淄博春节集市,年味十足
2025年春节期间,淄博市举办了盛大的民俗展演活动。2月9日上午10点,淄博市文化中心周边道路热闹非凡,来自全市各区县的17支民俗扮玩队伍轮番登场,800余名群众参与演出。活动现场,高跷、秧歌、锣鼓、舞龙等传统节目应有尽有,结合街舞、走秀等现代元素,为市民献上了一场年味十足的民俗文化盛宴。
济淄同台,各展风采
在此次民俗展演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济南西关高跷队与淄博本地高跷队的同台竞技。济南的武高跷以高难度动作和惊险刺激著称,而淄博的文高跷则以细腻的表情和灵动的步伐见长。两地高跷队在表演中暗自“斗技”,将各自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淄博的“小狐仙”踩着高跷灵动登场,俊俏的模样,毛茸茸的狐狸耳朵随着步伐轻轻颤动,灵动的眼神宛如会说话一般,充满了淄博地域特色。“颜神财神”“徐媒婆”等民俗形象也悉数登场,与济南高跷队员在高跷表演中暗自“斗技”。淄博的高跷队伍融入了更多创意和巧思,用充满文化底蕴的表演赢得观众欢呼。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这场民俗展演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表演,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年轻一代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如一位现场观众所说:“太精彩了!过节气氛好浓啊!特别是这济南的高跷和咱淄博的高跷各有各的味儿,看他们一起表演,真是过瘾!”这场民俗展演不仅让市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更让他们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