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太乙救苦天尊:道教六御之一的神秘起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太乙救苦天尊:道教六御之一的神秘起源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D%E5%BE%A1/1937898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9C%E6%9E%81%E9%9D%92%E5%8D%8E%E5%A4%A7%E5%B8%9D/6312669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6706665982305860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689411229607855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4%B9%99%E6%95%91%E8%8B%A6%E5%A4%A9%E5%B0%8A
6.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114836
7.
https://m.qidian.com/ask/qbpskxamiwz
8.
https://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eople&id=508785
9.
https://mip.d1xz.net/wenhua/zongjiao/art113710.aspx
10.
https://www.chanzl.com/archives/12527

太乙救苦天尊,又称东极青华大帝,在道教神谱体系中地位崇高,是道教六御之一。他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形象深受信徒敬仰。其起源可追溯至古老的信仰传统,经过道教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完整的神格形象。太乙救苦天尊不仅具备救生、荐亡以及引渡净土三种司职和神格,还融合了智慧、慈悲与力量,成为道教众多神祇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01

源流考:从东皇太一到六御之一

太乙救苦天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楚国信仰。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楚国盛行祭祀“东皇太一”的习俗,东皇太一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祇。这种信仰传统一直延续到汉代,东王公(即东华帝君)的崇拜也与之密切相关。太乙救苦天尊的神格形象,正是在这些古老信仰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最早关于太乙救苦天尊的记载出现在六朝时期。据《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记载,太乙救苦天尊居于青华长乐世界中的妙严宫,能引渡受苦亡魂往生。对于积德行善、晓道明玄而功行圆满之人,太乙救苦天尊则「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他们登天成为仙人。这表明在六朝时期,太乙救苦天尊的神格形象已经基本成型。

唐宋时期,太乙救苦天尊的信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唐代道士杜光庭在《道教灵验记》中详细描述了太乙救苦天尊的形象:“太乙天尊端坐于九色莲花,九色莲花下有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簇拥宝座,头上环绕九色神光,放射万丈光芒。”这种形象后来成为太乙救苦天尊最典型的宗教象征。

宋代,太乙救苦天尊被正式纳入道教六御体系。南宋刘用光在《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中将太乙救苦天尊列为六御之一,总御万类。六御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太乙救苦天尊在道教神谱中的地位得到官方认可和确立。

02

职能与象征:救生荐亡与冥府救赎

太乙救苦天尊在道教中的核心职能是救生、荐亡以及引渡净土。《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中记载:“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曜帝君,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这表明太乙救苦天尊具有多重身份和职能,能够应化十方,救苦救难。

在救生方面,太乙救苦天尊能够解忧排难,化凶为吉。据《道教灵验记》记载,唐代有一名道士在山中迷路,遇到太乙救苦天尊显灵指引,最终得以脱险。这种救生事迹在道教文献中屡见不鲜,体现了太乙救苦天尊对生者的护佑。

在荐亡方面,太乙救苦天尊能够引渡亡魂往生净土。据《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记载,太乙救苦天尊有无量化身应化十方,化号“十方救苦天尊”,专门负责救渡亡魂。这种职能在道教的冥府救赎仪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冥府救赎方面,太乙救苦天尊的作用尤为突出。据《十王告简全集》记载,十方救苦天尊为了治理九幽冥府神鬼之事,又化身为“十殿冥王”。这十殿冥王分别掌管不同的地狱,负责审判和救赎亡魂。这种职能的设定,体现了道教对死后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宗教关怀。

03

形象与象征:九头狮子与杨柳净水

太乙救苦天尊的经典形象是骑九头狮子,手持杨柳枝和净水。这种形象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蕴含着深刻的宗教象征意义。

九头狮子象征着太乙救苦天尊的威严和力量。据《上清灵宝大法》记载:“东极青玄上帝太乙救苦天尊,骑九头狮子,化号十方救苦天尊,以度鬼魂。九头狮子吼声,能使地狱门开。”这种描述突出了太乙救苦天尊在冥府救赎中的重要作用。

杨柳枝和净水则象征着救渡与净化。据《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记载:“天尊足蹑莲花,圆光照耀,手执柳枝净水,九头狮子左右从随,口吐火焰,绕于身形。”杨柳枝和净水被视为医治世人疾病的仙药符水,象征着太乙救苦天尊对生者的护佑和救赎。

此外,太乙救苦天尊还有一种帝王像,身着冕服冕冠,持玉板,坐龙椅,被称为“青华大帝”。这种形象体现了太乙救苦天尊在道教神谱中的尊贵地位,也反映了道教对帝王权威的认同和吸纳。

04

结语:慈悲与救赎的象征

太乙救苦天尊作为道教六御之一,以其独特的神格形象和宗教职能,在道教信徒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救生荐亡的神祇,更是一位象征慈悲与救赎的宗教导师。在道教的仪式和信仰中,太乙救苦天尊的形象和象征始终激励着信徒追求善良与解脱,体现了道教“重生贵生,无量度人”的教义精髓。

通过对其起源、职能和象征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太乙救苦天尊在道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他不仅是道教神谱中的一位尊神,更是中华文化中慈悲与救赎精神的象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