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传学子揭秘《哪吒2》角色设计:从传统到创新的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传学子揭秘《哪吒2》角色设计:从传统到创新的突破

引用
搜狐
6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7561942_121891051
2.
https://ent.cri.cn/20250212/4452b40b-5d69-6a98-cb4a-90904e9eb48c.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89840
4.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50212/b1a17feedb4e4517b00170887a023c06/c.html
5.
http://www.news.cn/ent/20250206/1889c16fed954df1811f5d74b504aff6/c.html
6.
https://zq.scmc.edu.cn/html/894/2025-02-08/content-4256.html

《哪吒之魔童闹海》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票房势如破竹,目前已突破54亿元,有望赶超《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新的票房冠军。这部动画巨制不仅在特效和世界观设定上实现了飞跃,更在角色设计上展现了非凡的创新力。而这些令人惊艳的角色设计,正出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学子申威之手。

01

从普通学生到动画精英

申威的动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位38岁的角色设计师,曾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的一名普通学生。他坦言,自己刚上大学时画画真的很烂,甚至被老师当众批评。但正是这份羞耻感,激发了申威的斗志。他每天起早贪黑地练习,甚至假期都不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大三时,他的画功突飞猛进,成为了系里的佼佼者。

毕业后,申威一心扑在动画角色设计上。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努力,让他终于站到了行业顶端。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观众熟悉的哪吒、敖丙、殷夫人、李靖、申公豹等角色,都是由他主要负责设计的。

02

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在设计四大龙王时,申威和他的团队查阅了海量的历史资料。从上古时期的龙图腾到明清时期的龙雕塑,他们几乎研究遍了所有能找到的龙的形象。为了确保设计的是一条“中国龙”,他们还参考了故宫里的龙纹样。

然而,申威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复刻。他大胆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比如,他们把蜥蜴的下颌结构融入设计中,让龙说话时的动作更加自然流畅。这种创新不仅让龙的形象更加立体真实,也体现了中国动画在技术上的突破。

03

突破:打破传统美学的束缚

当初《哪吒之魔童降世》公映时,有些观众觉得哪吒的形象有点丑。但在申威看来,美和丑是相对的。“丑肯定不是咱们常规字面意义理解上的丑,丑只是把这个角色的一些特点进行了放大,让他更异于我们平常见到的形象,加深观众的感受。”他认为,同样,哪吒的可爱是通过人物的表演性来塑造的,“让他的形象和他的表演完成统一,形象立住了,大家自然就不会感到突兀。”

这种突破传统的设计理念,正是《哪吒》系列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正如导演饺子所说:“我们宁可做一个让大家骂的哪吒,也不要一个平庸的让大家记不住的哪吒。”

04

细节:成就角色的点睛之笔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细节。比如,北海龙王敖顺全身的盔甲都是由利刃组成,在打斗时,这些利刃会拆解和拼合。这种设计不仅展现了角色的威武,也为动作场面增添了视觉冲击力。

西海龙王敖闰的设计则更显匠心。作为唯一的女性龙王,她以美为主,设计团队特意为她打造了烟熏妆,衬托出她成熟魅惑的一面。同时,通过暗色调的运用,又凸显了她作为反派的阴暗气质。

东海龙王敖光的设计也颇具看点。为了让敖光看起来既威严又帅气,设计团队在色调和面部特征上做了精心区分。敖光以白色为主,带有淡淡的青灰色,与敖丙的淡蓝色形成鲜明对比,但又保持了家族特征的一致性。

05

结语:国漫崛起的希望

申威和刘星的成功,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体现了中国动画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他们从中国传媒大学走出,带着对动画的热爱和执着,投身于国漫事业,最终创造了这部现象级作品。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展现了中国动画在技术上的突破,更体现了中国动画人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正如申威所说:“我喜欢创造的感觉,作家只能用文字来呈现,而美术工作者却可以把人物和故事直接呈现在纸上,这是让我一直沉迷其中的最大理由。”

随着越来越多像申威和刘星这样的优秀人才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动画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他们不仅在创造角色,更在塑造着中国动画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