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非遗皮影戏:光影中的传统之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非遗皮影戏:光影中的传统之美

引用
百度
14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A%AE%E5%BD%B1%E6%88%8F/58257421
2.
https://news.cctv.com/2025/02/10/ARTIamUrNssqkahDDecyguFl250210.shtml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A%AE%E5%BD%B1%E6%88%8F/23224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pc/content/202501/11/content_30051109.html
5.
https://www.xueshu.com/haowen/143122.html
6.
https://news.cctv.cn/2025/02/05/ARTIN1FDh4JOcYUH7vHN36C1250205.shtml
7.
https://school.sjyz.sjedu.cn/yz/Article/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2229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A%AE%E5%BD%B1%E6%88%B2
9.
https://www.hwjyw.com/article/10846.html
10.
http://www.qhio.gov.cn/system/2025/01/20/030340017.shtml
11.
http://www.haining.gov.cn/art/2025/2/8/art_1229519873_59050537.html
12.
http://www.ddjiangxi.com/system/2025/02/06/020776195.shtml
13.
https://www.haining.gov.cn/art/2025/2/8/art_1229519873_59050537.html
14.
http://www.news.cn/world/20250210/a3686fbde62e4f4d8429de3bbbef3d7a/c.html

春节期间,走进江西吉安钓源古村,一场场精彩的皮影戏正在轮番上演。在灯光的映照下,精美的皮影人物在幕布上翩翩起舞,伴随着悠扬的唱腔和乐器伴奏,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这不仅是简单的娱乐活动,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01

千年光影:皮影戏的历史渊源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据史书记载,皮影戏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时期汴梁城内已有专门的皮影戏艺人,如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山西繁峙岩山寺的金代壁画中,一幅《影戏图》生动再现了当时皮影演出的场景。经过宋、金、元、明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皮影戏在清代达到了鼎盛,流行于全国各地,因各地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流派。

02

精妙绝伦:皮影戏的艺术特色

皮影戏的艺术魅力,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视觉造型上。皮影人物采用侧面夸张变形的平面化造型,通常具有偏侧身、五分脸、单目、半片嘴的特征。这种造型手法不仅使得影身产生夸张的美感,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张力。人物和场景的全侧面与半侧面的混合体现、皮影轮廓的概括和内部纹样的复杂、巧妙运用剪纸的阴雕阳镂特征及民间绘画散点透视的特点,共同塑造出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皮影艺术。

皮影的色彩运用同样独具匠心。中国五行色——红、黄、蓝、绿、黑,构成了皮影的基本色彩体系。通过深浅搭配形成层次感,补色的使用让皮影产生一种协调美,增加了人物的艺术感染力。这些色彩不仅直接展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表演效果方面,艺人通过皮影人物上的三根签子来控制整个影人的全身运动。皮影戏是光与影的艺术,其表演形式依托于光影的效果。艺人通过对色调、层次及渲染的控制,使表演画面逼真生动。通过控制皮影与灯光远近的变化,产生虚实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灯光明暗的对比,起到配合故事发展、烘托场景气氛的作用。在光线与幕布的映衬下,通过不同的表演来表现技巧与道具,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听觉艺术方面,皮影戏融合了戏曲中生、旦、净、丑的表演角色,唱、念、做、打的表演手段,配以乐器伴奏和各地方戏曲、曲艺精华的道白配唱,形成独特的听觉、观感。这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皮影戏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听觉的享受。

03

传承与创新:皮影戏的当代发展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皮影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手工艺的复杂性、演出市场的萎缩、年轻观众的减少,都使得这一古老艺术形式陷入困境。据调查,许多技艺高超的皮影艺人相继去世,传承艺人很少、皮影道具大量残损丢失、演出场地简陋、国内的专业剧团寥寥无几、青年观众越来越少等问题,使得演出市场逐渐萎缩,直接威胁到皮影的生存。

面对这一困境,皮影戏的传承者们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数字化创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依托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与软件学院的优质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娱乐化传播进行了“数字交互皮影”的探索。数字交互皮影是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皮影文化与现代艺术、现代计算机科技结合。通过对民间传统皮影形象的采集、整理与艺术加工、传统剧目唱腔的研习、传统皮影表演手法的临摹,依托于多点触摸技术、flash皮影建模技术、flash骨骼技术、fms服务器技术和录制、回放等技术,实现表演者通过计算机自由操作数字化皮影道具进行表演,并可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录制、播放与上传网络,使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得到交互体验的乐趣。

这种创新尝试不仅保留了皮影戏的传统精髓,还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在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的新春庙会上,数字交互皮影就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的关注。法国艺术家维尔吉·迪蒙在观看皮影戏后赞叹道:“想不到矿物颜料与皮革的碰撞可以如此精彩,而这种跨媒介的诗意表达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发生了。这些技艺不仅让我看见中国的过去,更能借此触摸到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未来。”

2025年春节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引导各地积极开展“传统村落过大年”活动,全国4522个传统村落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包括皮影戏在内的非遗表演吸引了超过3011万人次的游客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也为皮影戏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皮影戏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艺术智慧。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份文化遗产,通过创新的方式让皮影戏焕发出新的生机,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