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定医院专家解析: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北京安定医院专家解析: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有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这一比例虽然较2020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人成长,还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障碍专家郑毅教授指出,面对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压力。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
情绪问题: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可能因为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矛盾等因素而感到内心不安,情绪波动大,难以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行为问题:一些青少年可能出现攻击性、叛逆、逃学、离家出走等行为问题。这些行为往往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社交问题:在社交过程中,青少年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如孤独感、人际关系紧张等。这些问题可能与性格、兴趣爱好、沟通技巧等因素有关。
学习问题: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等是青少年常见的学习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压力等因素有关。
专家解析:应对策略与建议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北京安定医院专家建议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共同发力,构建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家庭层面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家长应主动与青少年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困扰。通过沟通,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爱和支持。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氛围,让青少年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家长可以通过共同参与家庭活动、分享生活点滴、相互尊重和理解等方式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给予适当的自主权: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他们逐渐表现出独立性和自主性。家长应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性和个性,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家长可以鼓励青少年参与家庭决策、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划等,让他们学会自主决策和承担责任。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方面,家长应摒弃过度追求学业成绩的观念,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家长应关注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同时,家长也要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学业成绩和竞争压力,避免过度追求分数和排名。
学校层面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校应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发展兴趣爱好的平台。
建立心理援助机制:学校应建立心理援助机制,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和干预。
社会层面
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媒体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案例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
以一个具体案例来看社会工作如何介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求助者是一名13岁的初一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奶奶家,9岁时被父母接到城里上学。由于讲方言,经常被同学们笑话,感到很自卑。上初中后仍然非常害羞,一说话就脸红,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平时几乎不与别人来往,害怕与人交往。在学校,每次遇到必须轮流上台发言的情况,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同班同学说话,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父母主要以工作为主,对孩子的关心也很少。
针对这一案例,社会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介入:
个案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特点,综合运用心理社会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理性情绪治疗、人本治疗等模式并结合优势视角对该案主进行人际交往辅导、个案辅导、生活方式辅导,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具体方案是一方面了解案主的想法、案主的困惑等,另一方面通过与案主身边的朋友、老师、家长来全方位地了解案主在他们眼中的形象。可以给案主布置家庭作业,譬如规定他每天至少要和多少老师同学打招呼,然后能够主动问陌生人借东西,最后能达到在公众场合交谈自如的这样一个效果。
小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成长小组,该案例中就应该引导案主主动参与这样一个成长小组。引导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小组活动上,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以达到调整青少年不良心态,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力。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家庭层面开展亲子活动,一方面要帮助家长纠正错误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也让子女学会理解和感恩,该案例中案主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并与其父母沟通甚少,彼此了解也很少,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样一个亲子活动。当然事先要了解案主的家庭成员状况,包括人员构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等,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想法。
社区工作:社区是青少年成长的中观环境,青少年的活动大都集中在以居住地为中心的社区,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社区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站。因此在社区层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服务是社工介入的一个方面。在该案例中案主主要无法平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落差,因此对于城市生活的融入也显得困难,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自卑,逃避,恐惧等心理,所以社工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活动,让案主走出自卑,同时也让该社区更加人性化,更加和睦。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北京安定医院专家呼吁,社会各界应提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