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竹海变金山:广东广宁林下经济年产值破15亿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23: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竹海变金山:广东广宁林下经济年产值破15亿

肇庆广宁县是中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拥有108万亩竹林,年产竹子40多万吨。近年来,广宁县大力发展竹笋产业,目前全县竹笋年产量已达3万吨,产值约1.2亿元。

春天到了,在广宁的“深山老林”里,一棵棵竹笋如期破土而出。在横山镇横山社区大崀头村,笋农们每天一大早就上山挖笋。笋农钟淦华说,他们每天上山采两趟竹笋,从上午7点上山挖笋,10点前下山打包发货,中午12点继续上山挖笋,下午3点再下山打包发货。目前,大崀头村的苦笋主要通过网上销售到珠三角、广西等地,采摘回来的竹笋当天就会销售一空,供不应求。

据了解,大崀头村的苦笋种植规模达60多亩,每年竹笋的丰收季,每天可采挖200-300斤竹笋,每斤的价格可达15-30元,在一个多月的笋季,可实现收入15万元。目前,基地日常管护聘请周边20多名村民进行开土、施肥、挖笋等工作,平均每人每月增收2000元,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横山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苦笋种植生态资源,目前全镇苦笋的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野生苦笋7000亩。目前,苦笋已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从种植、采摘、收购到农副产品深加工、乡村物流等环节,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带动农户约2000户,带动周边村土地流转1000多亩,从业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

广宁竹笋资源丰富,食用竹笋包括麻竹笋、苦笋、甜笋、文笋等品种,主要分布在南街、洲仔、横山、坑口、赤坑5个镇街,种植面积共约13480亩,年产量约3万吨,产值约1.2亿元。

为加快推进竹笋种植基地建设,近年来,该县财政部门扶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竹笋类项目资金共547万元,主要用于加快育苗基地、种植基地、机耕路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节水灌溉,购买运输机械和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推广农业机械化、提升劳动效率。

目前,广宁林下经济正以“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使一片片山林变成产业兴旺的“致富林”。截至2023年底,广宁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5.16亿元,其中林下种植1.61亿元、林下养殖1.16亿元、采集加工4.26亿元、森林景观利用8.13亿元。

广宁县还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省林下经济示范县,获得省、市财政扶持资金2000万元,6个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已建成森林自然资源保护地12个、竹海大观景区、宝锭山竹博园、古水河郊野径徒步35公里线路,绥江两岸罗锅口村、丰源竹林生态休闲示范片区等重点森林旅游项目。

2020年,赤坑镇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砂仁专业镇”,合成村、雅韶村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砂仁专业村”,“赤坑砂仁”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2年10月,广宁县被评为广东省油茶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广宁山茶油”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截至2023年底,广宁县林下经济涉林面积达到53.13万亩,全县林下种植9.5万亩,森林景观利用包括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等面积24.83万亩,涉林下经济从业人员达8.5万人,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农户16500人。目前,全县有涉林下经济的企业172家,专业合作社428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家,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家,省林业专业合作社3家,省示范家庭林场2家,南粤人家4家。

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到林下产业、林下康养,广宁把林下经济打造成拉动林业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结合,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本文原文来自广州日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