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庆姐弟坠亡案:一位母亲如何走出丧子之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庆姐弟坠亡案:一位母亲如何走出丧子之痛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3A07AWX00
2.
https://news.cctv.com/2023/05/11/ARTIBf7PAgPUUuFXaK3uuOyU230511.shtml
3.
http://g16.baidu.com/s?word=%E9%99%88%E7%BE%8E%E9%9C%96%E7%8E%B0%E7%8A%B6%E5%A6%82%E4%BD%95%E4%BA%86&sa=brs_10&rq=%E5%8F%B6%E8%AF%9A%E5%B0%98%E5%92%8C%E9%99%88%E7%BE%8E%E9%9C%96%E7%9A%84%E7%85%A7%E7%89%87&rsf=102635708&pqid=5828902598219343978&rfqid=5828902598219343978&rqid=5828902598219343978¶ms_ssrt=node-san
4.
https://m.huxiu.com/article/485876.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8D%E6%85%B6%E5%A7%90%E5%BC%9F%E5%A2%9C%E4%BA%A1%E6%A1%88
6.
https://www.pkuh6.cn/Html/News/Articles/4956.html
7.
https://www.mskcc.org/zh-hans/cancer-care/patient-education/towards-tomorrow-guide-bereaved-parents
8.
http://www.news.cn/legal/20240131/792ed5b097b646a39606d8984419bf16/c.html
9.
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231522type%3D1%26t%3D10%26q%3D%23%E5%A7%90%E5%BC%9F%E5%9D%A0%E4%BA%A1%E6%A1%88%E6%AF%8D%E4%BA%B2%E5%B8%8C%E6%9C%9B%E6%AD%BB%E5%88%91%E5%B0%BD%E5%BF%AB%E6%89%A7%E8%A1%8C%23&extparam=%23%E5%A7%90%E5%BC%9F%E5%9D%A0%E4%BA%A1%E6%A1%88%E6%AF%8D%E4%BA%B2%E5%B8%8C%E6%9C%9B%E6%AD%BB%E5%88%91%E5%B0%BD%E5%BF%AB%E6%89%A7%E8%A1%8C%23&luicode=10000011&lfid=1005052825693691
10.
https://www.morph.com.tw/post/how-to-face-death-of-children/
11.
https://www.mskcc.org/zh-hans/cancer-care/patient-education/helping-your-child-after-death-parent
12.
https://jiatingshenghuo.com/articles/topics/life-issues/challenges/loss-of-a-child/10-ways-to-help-parents-with-grieving-hearts/

2024年1月31日,重庆姐弟坠亡案的两名主犯——生父张波及其女友叶诚尘——被执行死刑。这起震惊全国的案件终于画上了法律的句点,但对于生母陈美霖来说,真正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在重庆南岸区的一座寺庙里,陈美霖晕倒在供奉着儿女骨灰的佛龛前。女儿雪雪死不瞑目的表情,像一把锋利的刀,一遍遍剜着她的心。自2020年11月2日那场惨剧发生以来,陈美霖始终无法走出内心的阴霾。她曾说:“经过如此毁三观的事,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但很快,她又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我甚至不配再做母亲。”

这种反复无常的情绪,正是丧子之痛最残酷的地方。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精神科医生陈彩丽指出,失去孩子的痛苦,就像“把每天欣赏这个美丽世界的眼球突然无麻醉地摘去了,把每天行动自如的肢体突然截去了”。这种痛苦不仅来自亲人的离世,更源于一种违背自然法则的残酷现实——孩子先于父母离去,打破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秩序。

丧子之痛的特殊性

研究表明,丧子之痛与其他类型的丧亲之痛有着本质的区别。父母可以理解和接受长辈的离世,因为那是一种自然的生命周期。但当孩子先于父母离去,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件,会给人类的本能认知带来巨大的冲击。它不仅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逝,更象征着希望的破灭、未来的断裂。

丧子后的哀伤反应是全方位的,涉及情感、认知、行为、生理、人际关系和精神层面。从极度悲伤、失眠到肠胃功能紊乱、体重下降,从回避社交到情绪失控,这些看似分散的症状,都是哀伤在不同层面的体现。如果这些反应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从正常的哀伤过程演变为病理性哀伤,严重损害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疗愈之路:从否认到接受

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陈美霖该如何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心理学家提供了几个可行的方向:

  1. 建立健康的持续性联结:与逝去的孩子保持一种新的连接,比如写信、内心对话或从事孩子会为之骄傲的活动。这种联结不是停留在过去的回忆中,而是将孩子的精神融入到新的生活中。

  2. 寻找“同命人”群体:加入丧子父母的支持团体,与有相似经历的人交流。在这个群体中,没有歧视和无意义的建议,只有理解、同情和倾听。

  3. 适当的丧葬仪式:为孩子举办一个有意义的葬礼,这不仅能帮助父母接受死亡的现实,还能通过他人的安慰获得精神上的支持。

  4. 重建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包括重返工作岗位、维持家庭传统或创造新的家庭仪式。

  5. 照顾好自己:注意身体健康,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心理上的痛苦。

  6.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哀伤反应过于强烈,影响到正常生活,应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重启人生:在痛苦中寻找意义

对于陈美霖来说,重启人生的第一步,或许是接受自己作为母亲的身份并未因孩子的离去而消失。她可以考虑通过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孩子,来延续自己作为母亲的使命。这种利他的行为不仅能为他人带来温暖,也能让陈美霖在付出中找到新的生命意义。

同时,陈美霖也可以尝试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她可以选择继续学业、投身新的事业或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这些新的目标不仅能帮助她重新建立生活的秩序,也能为她带来新的希望和动力。

最后,陈美霖需要明白,走出哀伤并不意味着忘记孩子。真正的疗愈,是在带着痛苦前行的同时,学会与痛苦共处,让爱与回忆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正如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在诗中所写:“你能原谅我吗?我还活在世上,在这尘世之旅,你不能与我为伴,那么,你能否永居我的心间,为我祝福。”

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但只要心中有爱,生命就有希望。对于陈美霖,以及所有经历过丧子之痛的父母来说,这或许是唯一能通往重生的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