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区块链技术保障新冠疫苗安全配送
IBM区块链技术保障新冠疫苗安全配送
IBM利用其先进的区块链技术为全球新冠疫苗供应链提供安全保障。通过区块链技术,疫苗从生产到接种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被精确追踪,确保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IBM区块链解决方案负责人Mark Treshock表示,这项技术不仅能验证疫苗的真实性,还能记录疫苗的运输条件和最终目的地,从而防止伪药流入市场并保护公众健康。韩国、中国、巴西等多个国家也已开始采用类似的技术,以提高疫苗分配的透明度和效率。
IBM区块链技术保障疫苗安全配送
在新冠疫苗的配送过程中,保持疫苗在-70℃以下的低温是关键挑战之一。mRNA疫苗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在零下70度以下的低温,与运输人体活体组织所需的温度相同。此外,疫苗和处方药的供应链也相当复杂。疫苗出厂后,需要通过托运方来运输,比如通过空运。如果疫苗的目的地是零售商,那么,疫苗在到达销售点之前可能还会在配送中心停留一段时间。供应链上的每个参与者还都有自己的中间商,他们在整个供应链中也必不可少。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IBM通过其区块链技术提供了解决方案。IBM与处在药品供应链不同环节的组织开展合作,展示了如何利用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来验证产品的质量和产地,如何将产品召回流程的时间从三天缩短至短短几秒钟。目前,IBM正与药品温度保证包装方面的领先供应商Sonoco合作,为制药行业贡献IBM在区块链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独立于供应商的区块链,供制药企业和承运商使用。这些网络还通过获得许可的数据共享,帮助组织集中管理隐私信息,阻止黑客入侵,保护数据安全,让用户自己决定哪些组织可以查看他们的信息。
IBM Digital HealthPass 工具旨在帮助雇主跟踪员工的健康状况,了解员工何时进出公共空间。有了这种工具,雇主就可以借助区块链管理企业的办公空间,同时还可以让员工掌控自己的个人信息。只有整合这些功能以创建真实、准确的记录,我们才能迅速发现疫苗供应链中的潜在威胁,无论威胁来自恶劣天气、恶意干扰,还是其他原因。
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案例
在中国,兰州市的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可信疫苗管理与追溯平台”,该平台通过构建疫苗冷链数据全程可追溯的信用体系,实现疫苗生产企业、委托配送企业、疾控中心、接种单位、接种人全过程信息上链,为每一支疫苗的流转建立档案。这一平台成功入选工信部2022年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名单。
在医疗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以上海中药云平台为例,该平台已经覆盖了全市16个区386家医疗机构和40余家饮片代煎服务企业,累计上传代煎配送处方1559万余张。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处方流转、代煎监管、饮片质量等的追溯,极大改善了以往可能会出现的配方、投料、煎煮等过程控制信息不清晰,多部门管理追溯不统一,中药房小乱散,药材堆货易变质等问题。
技术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在疫苗管理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 全程可追溯:从生产到接种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被精确记录和追踪
- 数据真实性: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供应链透明度:所有参与方都能实时了解疫苗的供应链状况
- 防伪能力:有效防止疫苗造假和网络攻击
然而,这项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 数据确权难题:如何确保源头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成本问题:区块链技术的部署和维护成本较高
- 技术与管理结合:需要在技术实施的同时完善管理制度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区块链技术在疫苗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未来将有更多国家和地区采用这项技术,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