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人的元宵节比七夕还浪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人的元宵节比七夕还浪漫!

引用
大河网
9
来源
1.
https://5g.dahe.cn/news/20220214965860
2.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BXRJwYiEAD
3.
https://www.sohu.com/a/818594367_121721234
4.
https://cdmuseum.com/xinwen/202011/1740.html
5.
https://www.gov.cn/node_13949/content_805568.htm
6.
https://www.chinafolklore.org/web/index.php?NewsID=6753
7.
https://www.ctdsb.net/c1664_202502/2371897.html
8.
https://www.hunantoday.cn/news/xhn/202002/16663796.html
9.
https://jsnews.jschina.com.cn/sq/a/202202/t20220215_2947079.shtml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代词人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元夕》,道出了元宵节独特的浪漫氛围。在古代,这个节日不仅是观灯、赏月、吃元宵的日子,更是青年男女相识相恋的重要时机。

突破束缚的节日

在封建社会,女性平日里受到“男尊女卑”观念的束缚,很少有机会出门抛头露面。但在元宵节这天,情况却大不同。唐代诗人张萧远在《观灯》中写道:“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描绘了妇女们在元宵夜盛装出游的盛况。

情侣相会的良机

元宵节的浪漫氛围,从古诗词中可见一斑。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出了恋人的甜蜜约会;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则刻画了在灯火阑珊处寻找意中人的动人场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比七夕更像“情人节”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说元宵节是古代的“情人节”,而不是七夕?事实上,七夕原本是“乞巧节”,主要是未婚少女向织女星乞求心灵手巧,并进行女工比赛,更像是一个“女生节”。而元宵节则不同,它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直接交往的机会,更符合情人节的特征。

浪漫传统的延续

这种浪漫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明代的元宵假期长达十天,清代则有精彩的烟火表演。女性还有“走百病”的习俗,结伴出游以祈求健康。这些活动都为青年男女提供了更多相遇的机会。

虽然现代社会的元宵节已经不再具有古代那种独特的浪漫氛围,但这个节日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与人性魅力,依然在现代社会中延续。当我们欣赏着璀璨的花灯,品尝着香甜的元宵时,不妨想象一下古人在这天晚上,是如何在灯火阑珊处寻找自己的有缘人,感受那份纯真而美好的情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