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温儒敏解析: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大不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温儒敏解析: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大不同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398480418_712657
2.
https://www.sohu.com/a/714415982_112404
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3298471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908/08/42085880_859781667.shtml
5.
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71-1021761053.htm
6.
https://flbook.com.cn/v/mIlZSAn4bF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208/11/81246728_1059435798.shtml
8.
http://book.newdu.com/m/view.php?aid=2216415

2016年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编教材正式走进课堂;三年过渡期后,在2019年9月,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中小学都已经统一使用统编版教材;而高中教材改革则在试点中,最迟将在2022年全国所有高中都将完成统编版教材的统一落地。这将这意味着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宣布终结!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改革,是近年来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变革之一。作为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对这套新教材有着深入的解读。本文将从教材改革背景、内容对比、教学实施等多个维度,分析必修上和必修下两册教材的差异。

01

改革背景与目标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改革,是在国家对教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教材的编写遵循“守正创新”的原则,既保留了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又融入了现代教育理念。

02

教材结构与内容对比

1. 课文数量与难度

必修上册和必修下册在课文数量和难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必修上册共有43篇课文,其中古诗文19篇,占44%;必修下册则有33篇课文,古诗文18篇,占比高达55%。虽然古诗文篇数减少,但难度显著提升,如《谏逐客书》《阿房宫赋》等篇幅较长且历史背景复杂的文言文。

2. 主题与题材

两册教材在主题选择和题材分布上也有所不同。必修上册更侧重基础人文素养的培养,主题包括“青春之歌”“自然之美”“劳动光荣”等,选文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必修下册则转向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培养,新增戏剧单元(如《雷雨》《哈姆雷特》)、学术著作(如《乡土中国》),并引入更多外国文学作品,如《百年孤独》《复活》节选。

03

教学实施与学习建议

1. 教学方法

温儒敏教授指出,新教材强调“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每个单元都设计了若干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完成这些任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2. 学习建议

对于学生而言,面对必修下册难度的提升,需要调整学习策略。首先,要重视古诗文的学习,通过反复诵读和深入理解,掌握文言文的语感和文化内涵。其次,要培养跨文化视野,通过对比中西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最后,要注重整本书阅读,通过深度阅读《红楼梦》《乡土中国》等经典著作,提升学术素养。

04

总结与展望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和必修下册的差异,体现了语文教育从基础到提升的梯度设计。必修上册注重人文启蒙和情感体验,必修下册则强调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这种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清晰的导向。

未来,随着统编版教材的全面推广,语文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同时,学生也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应对语文学习的新挑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