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见闻:一盏长明的灯
师德见闻:一盏长明的灯
师德见闻:一盏长明的灯
初冬的清晨,寒风卷着枯叶在操场上打转。教学楼走廊的尽头有一扇木门虚掩着,晨光从门缝里漏出来,照见一位老教师佝偻着背批改作业的身影。他总比学生早到半小时,将保温杯里的热水倒进五个空玻璃瓶——那是给几个家庭困难的孩子准备的暖手物件,瓶身上还细心地裹着旧毛线织的杯套。
某日课间,年轻教师发现他蹲在花坛边修补一辆生锈的自行车,车筐里塞着捆扎整齐的旧习题册。“这是小陈落下的,他父亲住院后每天要骑车二十里路送饭。”老教师用砂纸打磨着车闸锈迹,仿佛在雕琢什么珍贵器物。后来大家才知道,他连续三个月悄悄往医院送餐盒,却在晨会上只说“有些同学需要多些时间完成作业”。
最令人动容的是三十年后的校友会上,某企业家将珍藏的牛皮纸信封交给老教师的女儿。信封里装着二十张泛黄的纸片,每张都记着“某年某月代缴学费”“某日赠冬衣一件”,末尾用红笔写着触目惊心的“无需归还”。当年那个总躲在教室角落的孤僻女生,如今含泪指着报告厅的捐资助学碑文:“老师教我尊严不是固守贫穷,而是传递温暖。”
师德感悟:
真正的师德从不在聚光灯下绽放,而是化作檐角不灭的灯火,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悄然照亮前路。它藏在批改作业时多写的一句鼓励批注里,凝在发现学生鞋袜湿透后默默备好的棉拖鞋中,显现在为维护学生自尊心而精心编织的“善意谎言”里。这种爱无需震天动地的壮举,恰似春雨润物,在年复一年的坚守中完成生命的启蒙。
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师德最动人的力量,在于它超越了简单的知识传授,用生命温暖生命,以心灵唤醒心灵。当教师把每个学生视为完整的宇宙,教育便不再是机械的灌输,而成为两个灵魂的相互照耀。那些被爱滋养过的孩子,终将在某个黎明读懂老师当年背影里的深意,并将这份人性的光辉继续传递下去。这或许就是师德最伟大的传承——它让教育成为永不熄灭的文明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