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中国火文化之乡的千年传承
商丘:中国火文化之乡的千年传承
商丘,这座被誉为“中国火文化之乡”的古城,承载着华夏文明最古老的火种记忆。在这里,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也奠定了商丘作为火文化发源地的历史地位。
火文化的起源:燧人氏的传奇
据《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这段文字生动描绘了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的历史场景,也揭示了火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
在商丘,流传着一个关于燧人氏取火的美丽传说。相传在数万年前,商丘这片土地被称为燧明国。这里有一种神奇的燧木,高大挺拔,云雾缭绕。一种类似猫头鹰的鸟经常啄击燧木,迸发出灿烂的火花。一位圣人受到启发,通过钻木取火的方式成功生火,并将这一技术传授给人们,这位圣人就是被后世尊称为“火祖”的燧人氏。
火文化的传承:千年不熄的文明之火
商丘古城内,火文化的印记随处可见。最著名的当属燧皇陵和阏伯台。燧皇陵位于商丘古城西南三里处,是燧人氏的安息之地,也是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瞻仰,缅怀这位为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先祖。
阏伯台则与另一位火文化的重要人物——阏伯有关。阏伯是商族的祖先,被封为“火正”,负责管理火种和观星授时。他在商丘保存火种、观测天象,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具代表性的火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火神台庙会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庙会上,舞龙舞狮、打铁花、火神祭祀等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展现了火文化在商丘的旺盛生命力。2025年春节期间,火神台庙会更是凭借三大非遗表演的全新融合,成为商丘文旅的一大亮点。
火文化的影响:照亮文明进步的火把
火的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它不仅让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享受到了熟食带来的营养改善,还为御寒和防御野兽提供了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火的使用推动了火耕、火陶和青铜文化的发展,为金属工具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火文化的发源地,商丘不仅在物质文明上取得了巨大进步,更在精神文明上留下了璀璨的篇章。火文化深深融入了商丘人的日常生活,从“取新火”“添新土”等民俗活动,到“赛火把”“玩铁花”“火龙灯”等民间艺术,火文化已经成为商丘人生活的一部分。
2009年,商丘市睢阳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这不仅是对商丘火文化历史地位的认可,更是对商丘人民传承火文化的肯定。如今的商丘,正以火文化为纽带,连接起过去与未来,让这颗文明的火种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