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全攻略:新改革下的填报要点与策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全攻略:新改革下的填报要点与策略
引用
艾媒网
等
9
来源
1.
https://report.iimedia.cn/report.jsp?reportId=43582
2.
https://www.sohu.com/a/767346945_121124028
3.
https://www.sohu.com/a/756476619_380485
4.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4/2024_zt12/
5.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6/content_6958143.htm
6.
http://www.eeo.com.cn/2024/0628/669431.shtml
7.
https://xueqiu.com/9582690951/289453294
8.
http://jje.jiujiang.gov.cn/zwgk_194/zdly/jyfw/zsks/202405/t20240527_6560475.html
9.
https://gaokao.eol.cn/news/202405/t20240509_2603542.shtml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启动,今年是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采用“3+1+2”模式,取消文理分科,考试时间调整为3天,同时取消一本二本批次划分,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填报志愿。这些变化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将从改革要点、填报策略、风险提示等方面,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的志愿填报指南。
01
改革要点解读
“3+1+2”模式详解
2024年新高考采用“3+1+2”模式,即:
- 3门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可选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 1门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
- 2门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任选2门
每位考生最终参加6门科目考试,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50分,首选科目原始分计分,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转换分,每门100分。
考试时间与成绩构成
- 考试时间:由原来的2天调整为3天
- 成绩构成:语文、数学、外语原始分+物理/历史原始分+2门再选科目等级转换分
录取批次与志愿设置
- 取消一本二本批次划分,合并为普通本科批
- 志愿设置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每个批次可设置1-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 每个院校专业组下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02
志愿填报策略
信息获取渠道
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获取权威信息:
-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
-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
- 各高校官方网站和招生章程
- 中学提供的志愿填报指导材料
填报总体思路
- 合理定位:根据高考成绩和位次,参考往年录取数据,合理定位可选择的高校范围。
- 统筹考虑: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学校和专业选择。
- 初选方案: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选择不同层次的院校和专业。
- 优化完善:根据院校近年录取位次,合理排序志愿顺序,避免志愿顺序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风险。
- 正式填报:严格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准确填报个人信息。
投档录取模式
- 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考生按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检索所填志愿。
- 顺序志愿:遵循“志愿优先、遵循分数”原则,先投第一志愿,再投第二志愿,依此类推。
03
风险提示
考生被投档后存在以下退档风险:
- 成绩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线且不服从专业调剂
- 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
被高校退档的考生还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或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录取。
04
实用建议
- 充分了解高校招生章程:仔细阅读拟报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招生办法和要求。
- 合理安排志愿顺序:根据院校近年录取位次,合理排序志愿顺序。
- 注意专业调剂选项:谨慎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避免因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
- 及时关注官方信息:关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最新政策和信息。
- 理性选择院校和专业:不盲目追求热门院校和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启动,考生和家长需要充分了解新高考改革要点,掌握志愿填报策略,规避风险,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理性选择院校和专业,为考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热门推荐
有钱≠富有:一个关于净值和财务自由的讨论
双一流、985、211……10大高校重点工程全解析
昆明八大地道美食:从过桥米线到鲜花饼
2025巴塞罗那必游景点攻略:12个经典景点详细介绍
久坐族必备:提肛运动拯救你的盆底肌
铁腕与仁政:秦始皇刘邦治国理念大不同
“东风破”:苏轼笔下的自然意象与人生哲思
胎薄釉白,青花淡雅:明成化青花瓷的艺术特色与鉴定要点
冬季海南岛亲子活动指南:户外探险与室内乐趣全解析
姜夔《绿萼梅》赏析:布衣词人的精神追求
智能手表如何绑定手机?简单操作教程与常见问题解答
南京脑科医院专家:神经性高血压需药物、生活、心理三管齐下
周末运动指南:8种选择让你释放压力,享受社交乐趣
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攻略:六大渠道如何选择
《罗刹海市》:一首歌引发的文化现象
专家齐聚云南共商中医药非遗发展,发布助力现代化倡议
仓央嘉措《见与不见》朗诵会爆红: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正山小种带你领略红茶风味之旅
疫情期间,儿童在家剪发指南
阿航客机失事:俄罗斯Pantsir-S防空系统惹的祸?
改善血液循环的小妙招,你get了吗?
最新研究: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关键在于科学选择
空腹抽血前,咖啡真的不能喝?
沙扒湾:广东最美海滩打卡地
黄芪选购指南:山西浑源和甘肃,谁是真正的品质之王?
藏红花一年开几次花 藏红花怎么养家庭养法
德国工艺提纯,功效显著:汉宁堂熊胆粉引领养生新风
古诗词里的思念:从《夜雨寄北》到《菩萨蛮》
慈禧太后的珍珠美容法:科学证实有效,4种DIY面膜配方
省钱又好玩:4个小众免签国家深度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