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续签合同,这些试用期陷阱你得知道!
年底续签合同,这些试用期陷阱你得知道!
年底是劳动合同续签的高峰期,许多劳动者可能会遇到用人单位设置的试用期陷阱。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续签合同时能否再次约定试用期?如果遇到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情况,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试用期的基本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无论劳动合同是首次签订、续签,还是从固定期限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均不得重复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的期限也有明确限制:
-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工资标准同样有明确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续签合同中的试用期陷阱
尽管法律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用人单位仍会试图在续签合同时设置试用期陷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违规行为:
再次约定试用期:有的用人单位认为续签劳动合同是一个旧合同的结束,一个新合同的开始,因此可以重新设定试用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无论是否续签合同。
试用期工资低于法定标准:有的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支付远低于正常工资的薪酬,甚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种做法违反了试用期工资的法定标准。
试用期内随意辞退:有些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随意辞退劳动者。实际上,用人单位解除试用期内的劳动合同也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并非可以任意解雇。
延长试用期期限:有的用人单位在原试用期即将届满时,以各种理由延长试用期。这种做法同样违反了试用期期限的法律规定。
案例分析
以张某为例,他在某企业担任操作工,原劳动合同为期3年。合同到期后,厂方提出续签劳动合同,但劳资部门却要求对张某重新进行试用。张某表示异议,但厂方坚持认为续签劳动合同是一个新合同的开始,需要履行试用程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这种做法是违法的。续签劳动合同不是新合同的开始,而是旧合同的延续。张某已在本企业工作3年,早已结束了试用阶段,企业不能再对他进行试用。如果企业坚持“试用”,将承担违法责任。
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在续签合同时遇到试用期陷阱,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取消试用期条款,补足工资差额,并支付赔偿金。
提起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保留好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证据
- 及时主张权利,不要超过法定时效
- 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法律帮助
总结
劳动合同续签时,用人单位无权再次设定试用期。如果遇到此类要求,劳动者应依法拒绝并积极维权。同时,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审查条款,发现违法约定及时提出异议。只有增强法律意识,才能有效避免落入试用期陷阱,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