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民谣》获大奖,揭秘历史小说创作秘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民谣》获大奖,揭秘历史小说创作秘籍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659868682_638785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0%91%E8%B0%A3/55824223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0%91%E8%AC%A0/55824223
4.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369606/
5.
https://www.yangtse.com/content/1561100html
6.
https://www.suzhouhui.com/article/106124.html
7.
https://news.2500sz.com/doc/2022/10/14/909523.shtml
8.
https://www.jszjw.com/llpp/20210112/1610420424316.shtml
9.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4/c448916-40131557.html
10.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27/c405057-32114375.html
11.
https://www.jszjw.com/book/20210401/1617257947700.shtml
12.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27/c404030-31947079.html

2023年3月24日,第五届施耐庵文学奖在江苏泰州兴化市揭晓,王尧的长篇小说《民谣》荣膺这一重要文学奖项。施耐庵文学奖以《水浒传》作者、兴化籍文学家施耐庵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鼓励当代汉语长篇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发展。此次获奖,不仅是对王尧个人创作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其在历史小说创作领域创新尝试的肯定。

《民谣》的故事发生在1972年的江南水乡,以十四岁少年王厚平的视角,展现了那个特殊年代一个村庄的世事沧桑。小说以等待为开端:村庄码头边,少年在等待外公,村民们在等待石油钻井队的大船,而生活却总是以脱离人们预计和掌控的方式运行。通过少年在码头边的左顾右盼,在庄舍与镇上间的游走返还,在交织缠绕的队史、家族史、革命史间的出入流连,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这部作品的创作历时二十年,王尧以历史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视角,借助村民记忆和口述材料,复现了时空变迁对村民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塑造。小说分为四卷、杂篇和外篇,借鉴了《庄子》的结构方式,通过回忆录式的叙事手法,将个人记忆与历史记忆巧妙融合。这种独特的结构安排,既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突破,也是对当代长篇小说艺术形式的创新探索。

在语言风格上,《民谣》展现出明净简洁而又富有诗意的特点。小说开篇写道:“河流从西向东流过。大船,小船,木船,机船,偶尔也有竹筏荡过。我爱听摇橹的声音,像八哥儿名叫。机船高亢的声音让人心烦,但我喜欢机油的味道,在机船过后,我仍然能闻到残留在河面上的油味儿。”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又透露出少年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在颁奖典礼上评价道:“《民谣》是一部将精彩曲折的情节故事和作家深邃的思考以及复杂主题相结合的作品,将特点鲜明的地方色彩和艺术手法的现代性表达相融合,代表了过去两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走向。”这种对地方色彩的细腻描绘和现代性表达的完美结合,使得《民谣》在众多历史小说中脱颖而出。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丁帆认为,《民谣》的魅力在于其审美趣味上的错位感。作为一位优秀的评论家和学者,王尧的语言始终保持散文写作的魅力,同时又不失小说的叙事张力。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得作品在讲述历史的同时,又不失文学的美感。

《民谣》的获奖,不仅是对王尧个人创作成就的认可,更为当代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启示。在如何处理个人记忆与历史叙事的关系,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如何用文学的方式介入历史等问题上,《民谣》都给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答案。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思考,为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