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贵族家庭几乎足不出户。他们是如何安排家庭生活的?
在古代,贵族家庭几乎足不出户。他们是如何安排家庭生活的?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因各种原因不得不长时间待在家里。而在古代中国,这种"足不出户"的状态却是许多贵族女性的日常生活常态。
在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强调"男女有别",即"内外有别,男女有别"。这种社会伦理属性也导致了空间结构的"内外有别"。大部分时间里,女性与男性和社会断绝了一切联系,住在"闺房"里。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直到杨家的孩子,几乎还没有长大,在内室里长大,没有人认识她"。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她们是如何生活的呢?关于古代女子的教育,清代学者章学诚曾指出:"女学古已有之,但只是清人学者所行,而非齐人所有女子。"事实上,虽然受教育的群体比他所说的"官员和学者"更广泛,但也可以看出,在古代,女性读书学习的机会远远少于男性。
一般来说,古代有机会读书识字的女性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在家里办私塾,往往让女儿和哥哥一起学习文化知识。这是明清私塾大开的普遍现象。史载,明朝有个叫吴娟的人。"他母亲家是新安人,年轻聪明。她就读于她的家学,老师是一个诗人和画家。"作为一名母亲,吴娟从小就有机会接受教育,而且她很努力。长大后,她知识渊博,精通各种知识,尤其擅长研究性情。她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女博士"。
第二类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一方面,这类家庭的长辈更注重孩子的教育,思想上更开明;另一方面,家庭中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会刺激家庭中的女性学习文化知识。比如王安石的几个姐姐都能写好诗,他老婆也是知识分子。
人们称赞说:"近代女子多才多艺,诗中常有达到古人者,以王家为最多。"宋代大学者朱喜,家世深厚,受此风气熏陶,其侄女朱丽"文章典雅,才华横溢,闺阁难得"。元代才女郑允端,世代以儒学为业,其父其兄皆精于并精通经学。郑允端天生近水楼台,"受家训,教读书识字"。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家里的婢女和仆人,也能获得一点教育的机会。《世说新语》中,东汉秀才郑玄家的婢女,识字。
第三类是官宦家庭的女性。这些妇女有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教育条件。一方面,读书、思考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让自己以后更容易遇到好老公,更容易教育孩子;另一方面,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承担着政治婚姻的职能。如果他们有知识和文化,他们可以起到增强婚姻的稳固。就像隋朝右将军生的女儿的妻子长孙皇后一样,她"从小太用功读书,也遵守礼法"。因此,她能够成为李世民登基后的"好妻子"。
事实上,由于古代的官员往往是知识分子,按照上述分类,有些家庭可以两者兼得。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他的父亲林如海是探花出身,就请进士贾雨村做黛玉的私塾老师。这种家教加外教的模式,让黛玉爱读书,以至于刘姥姥一进她的房间,就以为是某公子的大书房。
这些躲在闺房里的年轻女性,既然学习了文化知识,必然会进行相关的文学创作活动。至少在宋代以前,古代女性的身心是相对自由的。尤其是上流社会的女性,可以相对自由地学习文化知识,创作文学,从事各种体育活动。例如,在唐代,女子蹴鞠、马球、曲棍球等体育活动非常流行。唐代小说《潘将军丢珠》中,写的是一个少女路过长安街,有人在踢足球。球刚好落在她旁边,那女的"捡起来就是一脚,就上去好几尺了"。这样的画面是多么健康美好。
女性和男性出去郊游、喝酒、聊天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比如升平公主经常召集一群文人喝酒写诗。"每宴集诗,公主坐饮。诗美者赏一百贯。"而每到春天,无论是贵族还是民间女子,都可以相约到野外踏青,乐此不疲。但宋代以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兴起,女性没有这种自由。宋人对升平公主的行为持批评态度:"前代有许多朝臣不重视,宫中人会见朝臣。"
这时,各种体育活动逐渐消失,再加上女子缠足的逐渐兴起,女子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几乎消失,只有蹴鞠、捶丸等运动能出现在宫廷中。比如明代杜谨的《一夫人图》,三个进贡的夫人正在草坪上摆弄一个小白球,两个丫鬟拿着备用的推杆在看比赛。
与这种宫廷游戏相比,女性的体育活动大多只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所以在闺房里做一些对身体要求不高的竞技游戏。下象棋之类的游戏。
50年后蜀中的华锐夫人,就是这方面的大师。她曾经写过一首关于下棋的诗。李清照玩游戏也很在行,尤其是高科技的"打马"和"选色",并将自己的心得写成了《打马赋》、《打马图经》两篇论文。在大观园里,那么多年轻女子,比如黛玉、宝钗、探春等人,除了下围棋,就没见过别的运动形式。
缺乏锻炼的内城女性,日常娱乐方式比较简单,主要是去听歌剧。《红楼梦》里,贾府养了一个小戏班,供夫人们日常解闷。52回,贾母要给王熙凤过生日,问她想听什么剧。凤说,"我们的戏班都听厌了,叫其他外面的来要几个钱。"如果家里来了贵客,比如袁菲的省亲,南安太妃的来访,就请外面的专业剧团来唱。
总结一下,在讲究"三从四德"、"逆来顺受"的旧社会,女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底层的女性,她们理论上是自由的,但却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一个是大家庭的女人。她们被禁闭在闺房内院,基本与外界隔绝。他们虽然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却进一步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即使这些女性有文化知识,即使历朝历代涌现出一些杰出的女性代表,但在她们的背后,却有成千上万的女性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