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家解读:输血前的“三查八对”为何如此重要?
医疗专家解读:输血前的“三查八对”为何如此重要?
输血是现代医学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每年全球有近1.2亿单位的血液被捐献,用于拯救无数患者的生命。然而,输血安全问题始终是医疗领域关注的焦点。据统计,全球仍有很大比例的患者无法及时获得安全血液,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献血率远低于高收入国家,且许多国家缺乏血液检测能力,增加了输血风险。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我国医疗机构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这一制度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它对输血安全如此重要?
什么是“三查八对”?
“三查八对”是输血前必须执行的一套严格检查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三查
查血液的有效期:确认血液是否在有效期内,避免使用过期血液。
查血液的质量:检查血液有无溶血、凝块或变色等异常情况,确保血液质量符合输血要求。
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确保输血器具无破损或渗漏,防止输血过程中发生意外。
八对
核对患者姓名
核对患者床号
核对住院号
核对血袋编号
核对血型(含Rh因子)
核对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核对血液种类
核对剂量
通过这些细致的检查和核对,医护人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三查八对”为何如此重要?
输血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操作,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据统计,导致严重输血反应及死亡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错误血液的输注,这往往源于患者信息错误、血液样本采集与标记错误、实验室检测错误、文书错误、不适当的储存及血液处理方式、输血前的床旁信息核对过程未完整执行以及输注中的监测不到位。
“三查八对”制度的严格执行,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风险。例如,通过核对患者信息和血型,可以防止输错血型;检查血液有效期和质量,可以避免使用不合格血液;确认输血装置完好,可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
数据说话:输血安全不容忽视
根据中国输血协会发布的《CSBT血液安全监测报告》,2021年全国164家哨点单位共报告了15551条血液安全监测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献血不良反应、采供血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和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等多个方面,充分说明了输血安全监测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尽管全球每年有近1.2亿单位的血液被捐献,但仍无法满足全部需求。许多需要输血的患者无法及时获得安全血液,这导致了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死亡。稳定的血液供应是任何卫生保健系统的基石,但这有赖于定期献血和有效的卫生保健基础设施。
结语
输血安全关系到每一个需要输血的患者的生命安全。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是保障输血安全的关键措施。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为构建更加安全的血液供应体系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