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输血:这些关键点你必须知道!
急救输血:这些关键点你必须知道!
在急救过程中,输血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快速准确地做出输血决策,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您详细解析急救输血的关键点。
一个真实的急救案例
某天深夜,一位28岁的男性患者因严重创伤被紧急送入医院。患者血压低至70/40mmHg,心率高达120次/分,皮肤湿冷,意识模糊。医生迅速判断为失血性休克,立即启动急救程序。
如何快速判断需要输血?
在急救现场,医生需要迅速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以下几点是关键判断依据:
失血量评估:失血量超过总血量20%(约1000ml)时,需立即输血。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可检测血液中HMGB-1水平,若超过30.55μg/L,提示需要大量输血。
生命体征监测: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皮肤湿冷、意识模糊等休克症状时,应考虑输血。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凝血功能异常时,需要输血支持。
失血性休克时的快速输血方法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时间就是生命。以下三种加压输血方法可供选择:
徒手挤压法:简单易行,但速度较慢,不适合大量输血。
三通管连接注射器法:能快速将血液注入静脉,但需要专人操作。
精密型Clear-cuff输血加压袋:推荐使用,压力均匀可控,可达到每小时3000ml的输血速度。
输血过程中的安全要点
快速输血虽能挽救生命,但也要警惕并发症:
体温过低:大量输入冷藏血液会使患者体温下降,需提前将血液复温至室温(约20℃)。
心脏负荷过重:输血速度不宜过快,特别是对于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
出血倾向:大量输血时需补充钙剂,每1000ml血液补充10%葡萄糖酸钙10ml。
酸碱失衡:每输血500ml可加入5%碳酸氢钠35-70ml。
特殊人群的输血注意事项
孕妇和婴儿:需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量,避免血液稀释。
老年人:需监测血压和心功能,防止心血管意外。
大量失血患者: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急救输血的关键总结
- 快速评估:失血量、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
- 选择合适的输血方法:优先考虑加压输血
- 重视输血安全:预防并发症
- 特殊人群需谨慎: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方案
通过以上关键点的掌握,可以大大提高急救输血的成功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