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有3个特征,是典型的“聪明相”
孩子身上有3个特征,是典型的“聪明相”
在妈妈圈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孩子要么整天在泥土里摸爬滚打,要么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要么不停地问东问西。然而,这些看似"调皮"的行为,可能正预示着孩子独特的聪明特质。
爱玩"脏东西"的孩子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卫生和安全,连玩具都要消毒,阻止孩子玩泥土、沙子等"脏东西"。然而,这种过度保护可能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教育博主指出,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较过去的孩子差了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家长把孩子养得太"洁净"了。
这种专门玩脏东西的游戏,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messy play"(脏脏玩耍)。研究表明,这种游戏不仅能锻炼创造力,还能增强体质。在《思考力》一书中强调:实现力、思考力、创造力是金字塔的关系。创造力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拥有创造力的孩子往往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得更优秀。
爱"拆家"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平日里家里干净整洁,到了周末,整个家就像被打了劫。很多物品被拆卸、重组,饭碗被拿去种花,泥土撒的满地……
有宝妈抱怨:"都说哈士奇拆家,我家的孩子和哈士奇没啥差别。"但蒙台梭利说:"看见的,可能会忘记;亲身动手体验的,才能被记住,并且收为己用。"
14岁少年王颖颂就是一个从"拆家小能手"成为"改装大王"的例子。在10多年的拆家之旅中,卧室飘窗成了他的"一号试验台",小到玩具车,大到废弃的笔记本电脑,都被他拆了个遍。10岁时,他还在"地球小卫士"评选活动中,因为自己的一系列小发明,获得了省级"创造发明小卫士"的荣誉称号。
王颖颂的父亲表示,只盯着学习成绩,不给孩子玩的空间,对于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好处。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家庭无疑是最好的场所,让孩子有动手的能力,才能带动思考,拓宽思路。
爱说"废话"的孩子
亲子相处的时光中,你是否经历过孩子这番问题轰炸:"妈妈,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为什么海水是蓝色的?我家的水是透明的?" 明明说了几遍的问题,还要拿出来问,是个话痨就算了,还总说废话。
研究发现,爱说"废话"的孩子对周围发生的一切现象有着很强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并想寻找答案。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能为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找到合理的链接。他们还有着很强大的语言能力,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不断佐证。
曾经,有个6岁的小男孩,内心里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有一天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到月球上去。" 妈妈没有嘲笑他的想法,反而仔细想了想说:"你要到月球上去,那很好啊,只是你从月球上回来,别忘了回家吃饭哦。" 33年后,当了宇航员的小男孩从月球返回,记者问他此刻最想说的是什么,他回答:"我想对妈妈说,'儿子从月球上回来了,我会准时回家吃饭的'。" 这个小男孩就是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
结语
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未来需要的人才,起码要有两个技能,一个是复杂思维,一个是沟通能力。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培养孩子会说话、会表达、会沟通的能力。
每个孩子天生带着智慧的锦囊,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打开锦囊,放飞那些奇思妙想。给孩子以空间,给成长以时间,未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