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与东莞谁将更胜一筹?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与东莞谁将更胜一筹?
2024年6月30日,历经逾7年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这一超级工程不仅将深圳至中山的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0分钟,更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融合发展开辟了新的通道。作为深中通道的西岸登陆点,中山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一江之隔的东莞市,凭借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也在大湾区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宏伟蓝图中,中山与东莞谁将更胜一筹?
经济实力:东莞遥遥领先,中山增速亮眼
从经济总量来看,东莞以1.14万亿元的GDP遥遥领先于中山的3850.65亿元。然而,中山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5.6%的增速跑赢全省平均水平,也超过了东莞2.6%的增速。这表明中山正在奋力追赶,逐步缩小与东莞的差距。
人口规模:东莞量大,中山质优
在人口规模上,东莞常住人口超过1043.70万人,而中山仅为443.11万人。但换个角度看,中山的人口密度更高,每平方公里承载着约2487人,而东莞为4242人。这说明中山的土地利用效率更高,城市更加紧凑。
产业布局:各具特色,优势互补
在产业布局上,两市都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根据最新发布的《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广东共有12个产业集群上榜,其中东莞和中山均有多个产业集群入选。具体来看:
- 东莞: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泛家居产业集群
- 中山: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还跻身“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排名第49位。虽然东莞没有出现在这份榜单上,但其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依然稳固,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区域规划:翠亨新区与水乡新城的双星闪耀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中山翠亨新区作为对接深圳的桥头堡,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翠亨新区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中心和高端产业集聚区。目前,已有多个重大产业项目落户翠亨新区,包括深圳企业投资的科技创新项目。
东莞则依托水乡新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节点和合作门户。水乡新城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占地面积21.57平方公里,是东莞对接穗深港台国际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水乡新城已吸引831家企业入驻,其中42家为注册资本超过2000万元的较大企业。
未来展望:科技创新是关键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科技创新是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东莞凭借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已集聚了一批青年科研人才和世界一流大学、科研院所。而中山则需要加强与广州、深圳、香港在科研教育方面的合作,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结语:合作大于竞争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中山与东莞并非零和博弈,而是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关系。两市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产业对接和科技创新合作,共同为大湾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中山与东莞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两市有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