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XX》票房被曝造假?影院回应来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XX》票房被曝造假?影院回应来了!

引用
界面
12
来源
1.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48779.html
2.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114/c40606-28050578.html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1%B7%E7%A5%A8%E6%88%BF/10604136
4.
https://m.douban.com/note/858079319/
5.
http://www.chinanews.com/m/yl/2016/08-30/7988856.shtml
6.
https://kan.china.com/article/6781100.html
7.
http://news.zlook.com/html/202404/46310.html
8.
https://finance.sina.cn/2016-04-20/detail-ifxrikrf4011939.d.html?from=wap
9.
https://www.reportrc.com/article/20190916/1386.html
10.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718976095.html
11.
https://xueqiu.com/9210611524/86037614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1%B7%E7%A5%A8%E6%88%BF

近日,电影《XX》票房造假事件引发舆论热议。有观众发现实际观影人数与官方公布的票房数据存在明显不符,质疑影院存在“偷票房”现象。对此,涉事影院迅速作出回应,表示将配合相关部门调查,确保票房数据真实透明。

这一事件再次将电影票房造假问题推至风口浪尖。事实上,电影票房造假并非新鲜事,近年来已有多起类似事件曝光。例如,2016年《叶问3》就曾因票房造假引发舆论风暴,2017年《摇滚藏獒》也被曝出通过票补利诱院线进行虚假排片。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观众权益,更严重扰乱了电影市场秩序。

01

电影票房造假的常见手法

电影票房造假手段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手写票和废票入场:将已经作废的或者手写的电影票当作入场凭证,一张废票可以多次利用,每用一次就“偷”一次票。

  2. 捆绑套餐:把电影票的价格摊进套餐里的饮料和爆米花费用中去,赚取差价。例如,将电影票+爆米花+饮料组合成50元的套餐,其中20元算作爆米花和饮料的价格,剩余30元才与片方分成。

  3. 双系统操作:影院安装两套计算机售票系统,一套与国家票房监控系统联网,另一套则私下设置,可以出机打电影票但票房被影院私吞。

  4. 恶意退票:电影临开场前,在后台系统大量退票,使某场次实际票房不计入系统。

  5. 结构票:通过虚高服务费的方式,将部分票款转化为影院自主经营收入。例如,将100元票价中的50元标为服务费,实际只按50元参与票房分账。

  6. 偷梁换柱:将观众实际观看的A电影票房算到B电影头上,通常是高人气电影的票房被转移到低人气电影上。

02

电影票房监管机制

针对电影票房造假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主要包括:

  1. 公示牌制度:在影院显著位置悬挂公示牌,印有24小时监督举报电话、“电影票验证APP”二维码等信息。

  2. 巡查制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院线和影院自查,第二阶段为省级广电部门巡查,第三阶段为电影局及中国发行放映协会重点巡查。

  3. 微信公众号举报:开通“电影票房监督”微信公众号,方便观众举报不规范行为。

  4. 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监管体系,通过集中治理与长效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改善市场秩序。

03

电影票房统计规定

电影票房的统计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

  1. 数据录入:电影院每天需将场次时间、电影名称、座位数、票价及售出票数等信息录入电脑系统。

  2. 财务核对:财务部门对录入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3. 统计分析:统计团队根据统计周期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票房统计报告。

  4. 特殊情况处理:对预售票、团体票等特殊票务进行单独处理和统计,同时考虑不同地区影院的票价差异因素。

04

事件影响与行业启示

电影票房造假事件频发,不仅损害了观众权益,更对电影产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它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影响了片方的投资回报,甚至可能阻碍优质电影的产出。因此,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违法成本,是遏制票房造假的关键。

此次《XX》电影票房造假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管和透明的统计制度,才能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各方权益,推动中国电影产业持续繁荣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