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拒绝精神内耗,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拒绝精神内耗,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1358132_608063

在同学们的朋友圈、微博上经常看到一个词语——“精神内耗”,那么什么是精神内耗

内耗,原意是指机器或其他装置消耗能量,但是没有对外做功的一种现象,是无用功状态下能量损耗的状态;人们借用精神内耗来比喻自我能量损耗却无法产生收益的一种精神状态

简单来说,精神内耗可以理解为因为个体内部的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使人们在情绪、认知、行为层面上产生的疲惫、耗竭的感受,这种消耗往往并非来自外界的压力或挑战。

精神内耗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不愉快的体验,它常常使我们感觉身心疲惫、无法集中精力,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长期精神内耗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因此,了解和克服精神内耗,对于我们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内耗常见的表现

  • 思考过度:常常反复琢磨、纠结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细节,即使明知这件事已经发生、无法改变,仍然无法停止思考,特别是在夜晚或者独处的时候。

  • 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常常担心自己无法完成某项任务或胜任某个角色,缺乏自信,缺乏自我认同,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并且这种怀疑往往并没有具体的事实依据。

  • 遇事拖延、犹豫不决:在精神内耗的状况下往往害怕做决定,行动迟缓,即使在纠结中做出了决策,也常常行动缓慢、徘徊不前、效率低下。

  • 自我期望过高或者追求完美:对自己设定了过高的标准,追求行为结果的尽善尽美,不承认缺点、不足或失败,面对不理想的结果,常常会愤愤不平、自怨自艾。

如何应对精神内耗

1. 关注当下,远离反复思维

我们都知道回忆的纠结无法改变任何既往事情,我们现在的纠结、后悔各类负性情绪影响的都是当下,只会徒增精神内耗。

因此,对于自己所有的经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纳,接纳自己所有的过往,不投注情绪、不进行评价,寻找和赋予积极的意义,“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将内心的能量、觉察、注意力、情绪作为当下生活的动力,关注体验当下生活的美好。

2. 用积极的行动替代思考

思考百步,不如行动一步,与其害怕畏惧未来的困难,纠结于种种预设的羁绊,不如用行动代替犹豫、踌躇,让每天都充实起来,立刻行动是对于未来迷茫、彷徨、焦虑的标准答案。

可以参考SMART原则制定一个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有价值的、有时限的目标,并通过有效的行动去实现它。比如,你计划通过英语四级,不要用“我要好好学英语”作为目标,而是将英语四级的具体分数作为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每个月、每周、每天我需要背诵多少单词、完成多少练习,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化整为零、定期检验,从而逐步实现目标。

3. 在学习生活中积极的悦纳自我

  • 首先是快乐的接纳自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身体上的高矮胖瘦、能力上的高低、性格上的特点,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欣然接收。

  • 其次,正向的评价自我,有着清晰的自我认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并能够不断改进自我、提升自我,发挥自己的特长、优点为自己的成长助力。

  • 第三,稳定的尊重自我,发自内心喜欢自己、尊重自己,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能够体验到快乐,并能够收获价值感、愉悦感、满足感。

4. 正念练习、放空大脑

心理学家将正念练习引入了心理治疗领域,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是同学们找到一个舒服坐姿之后,为自己选择一个可以注意的对象,这个注意的对象可以是自己的感觉、呼吸、心跳、声音,或者是外在的歌曲、词语、文字等。

在选择完注意的对象之后,闭上眼睛,通过腹部呼吸放松练习调整呼吸,并将注意力集中于所选择的注意对象,对于关注对象的关注是顺其自然的,不做评判、不带有任何情绪,让自己慢慢离开杂乱的思维和情绪,有目的、有意识的放空自己。

正念练习可以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与放空,能够让人从紧张的状态中跳出来,每天10至15分钟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放松效果。

5. 咨询老师

如果我们无法自己应对精神内耗,可以拨打86981525预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咨询,通过专业的方法来战胜它,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END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