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学认中药材:香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学认中药材:香薷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2366737.html

香薷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解暑的功效,被誉为“夏月麻黄”。本文将详细介绍香薷的药用价值、具体应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传统中药。

药用香薷

《本草纲目》记载:“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本草衍义补遗》中提到:“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治水甚捷。肺得之则清化行而热自下。又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为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

香薷的主要功能是解夏月之表、利水。解夏月之表是指香薷有抗病毒、抗炎、解热作用,可增强人体抵抗力,尤擅祛暑日之表邪,为暑天治疗贪凉饮冷所致的感冒的首选药。据《本草纲目》记载,当时大多数医师治疗炎热夏天的高热疾病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运用古方香薷饮来治疗,香薷饮的主要药物组成就是香薷。利水指香薷对泌尿系统具有兴奋、促进作用,能提高肾脏生理功能,加速排尿。可用于治疗如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等水湿聚集之证。

香薷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散寒;其气芳香,入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故香薷善治阴暑证,常配伍厚朴、白扁豆等药同用。香薷有和中化湿之功,厚朴有除湿宽肠之用,二药配用,性味组成从辛、从燥、从苦,能消食积、散痰湿,对有湿有滞有积者适宜,可治夏季暑湿泄泻、霍乱腹痛吐利。香薷辛散温通,外能发汗以解肌表之水湿,内能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消肿。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可单用或配伍健脾利水的白术。香薷辛而微温,上能宣肺气、开腠理、达皮毛,下能通三焦、利水道,有彻上彻下之力;白术甘温,健脾运湿,安定中州。二者配伍,以香薷宣上导下,通利水湿为主,白术燥湿行水为辅,合而宣散安中,为利水消肿之良剂,多用治急性肾炎浮肿。另外,香薷可制作香囊,冬春季节感冒流行时可作预防之用,夏天时可以开胃增食,尤其适用于小儿和老人。

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石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青香薷”(野生者),后者习称“江香薷”(人工栽培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盛时择晴天采割,除去杂质,阴干。

异名:小香薷、野苏麻、香薷草。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水肿、小便不利。

注意事项:表虚者忌服。

用法用量:煎服,3至10g。

(本文内容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药食同源疗百病(温性热性药食)》,吕沛宛、朱培一主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