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中国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消费行为洞察调研
艾媒咨询:中国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消费行为洞察调研
2025年,中国迎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一春节期间极具象征意义与仪式感的传统活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正式跻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一场场赛博烟花的绽开,使得关于是否禁燃烟花爆竹的争议再次引发热议。
事实上,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探讨由来已久,涉及政策法规、环保安全、文化价值等多个层面,深刻反映了社会对于传统习俗与现代城市管理之间平衡关系的深入思考。
为客观反映当前消费者意愿及消费需求,艾媒智库(data.iimedia.cn)联合草莓派网民行为调查与计算分析系统(survey.iimedia.cn),开展主题为“中国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消费行为洞察调研”的全国随机抽样调查。
今年过年,烟花爆竹能否燃放?又该如何燃放?其呈现形式有哪些新变化?本次调研将带您一探究竟。
平衡“禁”与“放”是门技术活
在过去的2023年和2024年,多地对“全面禁燃、禁售烟花爆竹”政策进行了调整与松绑。临近春节,广东、河南、辽宁等地的一些城市已明确表示,2025年将允许有序、限时或在限定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2024年12月23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政府官网发布《关于2025年有序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2025年1月16日,丹东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5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的通告”;2025年1月17日,“云南发布”公布2025昆明烟花爆竹燃放时间……这一系列“以限代禁”政策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点赞”。
在不少人的记忆中,烟花爆竹声是春节的标配,象征着浓厚的“年味”。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七成的消费者愿意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其中,有67.67%的消费者认为燃放烟花爆竹能够营造节日氛围,60.90%的消费者认为这是一种传统习俗。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对烟花消费的意愿较为强烈。
对于燃放的时间和地点,50.62%的消费者认为可以设立专门的燃放点,50.45%的消费者认为可在郊区或空旷地区燃放,而48.84%的消费者认为可以在除夕、正月初一等特定时间燃放。
为回应消费者的合理关切,多地实施“以限代禁”政策,官宣今年可燃放烟花爆竹。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74.87%的消费者表示其过年所在地在春节期间对燃放烟花爆竹进行了管理,其中允许销售烟花爆竹的占57.86%,规定烟花爆竹限定燃放时间的占51.67%,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可限时有序燃放的占33.33%。但规定市区内可燃放烟花的地点区域和时间、设置烟花爆竹集中燃放点占比较低,分别占20.00%和17.3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相关部门可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在元旦、春节等法定节假日期间,明确规定烟花爆竹的限时有序燃放区域和时间,并设立专门的烟花爆竹集中燃放点。
堵不如疏,“以限代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文化传承与环保安全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够保留过年的传统“年味”,还能确保环保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烟炮一响,黄金万两
近期,“德国人凌晨4点排长队抢购中国烟花” 这一话题在网络迅速传播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在国际市场上成功 “出圈”,反映出中国烟花爆竹在海外市场的强劲需求。
来源:微博官方APP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烟花、爆竹累计出口数量为408396吨,同比增长12.3%,出口金额为1161803千美元,这体现出中国烟花爆竹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而跨境电商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这一增长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合作和经济发展,还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以“中国花炮之乡”浏阳为例,2024年,浏阳的烟花爆竹产业出口额达到65.8亿元,同比增长24.9%。截至2024年8月,浏阳共有431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其中具备燃放资质的企业有66家。该产业集群带动了超过30万人次的从业人员。
烟花爆竹产业与文旅产业正深度融合,通过举办大型烟花表演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有力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8.25% 的消费者观看过烟花表演,21.75% 的消费者没有观看过,春节(53.30%)和元宵节(51.48%)是消费者观看烟花表演占比较高的场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烟花表演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传统节日等特定场景下已形成较为稳定的消费需求。未来,可继续强化在传统节日的推广和创新,提升消费者的观赏体验。
世界烟花看中国,中国烟花看浏阳。作为全球最大的烟花生产地之一,浏阳市烟花旅游规模尤为突出。据《湖南日报》报道,2023年2月以来,浏阳共开展73场创意焰火燃放活动,累计吸引游客逾450万人次,拉动文旅消费超150亿元,单场活动拉动消费逾2000万元。据统计,2023年浏阳焰火燃放企业共执行了1500多场国内外焰火燃放活动,占全国市场份额90%以上。
来源:湖南日报网站
“烟花+文旅”模式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硕果,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它既弘扬了中国传统烟花文化的精髓,又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深远意义。
烟花平替,你爱了吗?
2025年,低空经济正式迈入“发展元年”。在这股创新浪潮里,电子烟花、赛博烟花强势崛起,成为春节的一抹独特亮色。它打破传统,即便不点燃明火,也能让春节的“年味”扑面而来,为文旅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全新活力,让人们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也感受到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那么,什么是电子烟花、赛博烟花?电子烟花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模拟传统烟花效果的装置,而赛博烟花则可能指的是具有未来感或数字元素的烟花表现形式。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5.22%的消费者表示愿意燃放电子烟花,而24.78%的消费者则持反对态度。这一数据表明,大多数消费者对电子烟花的接受度较高。然而,仍有部分消费者认为电子烟花的声音效果不够逼真(48.92%)、产品质量参差不齐(38.85%),以及购买成本相对较高(36.69%)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积极落实“以限代禁”的政策,加强监督引导工作,确保烟花爆竹的安全燃放,并保证其质量和性价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消费者的观念也在逐步升级。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七成的消费者支持赛博烟花替代传统烟花爆竹,他们认为赛博烟花的视觉观赏性强(56.68%)、具有科技感(50.09%),且环保安全(49.73%)。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与传统烟花相比,赛博烟花以其观赏性高、科技感强、环保安全等特点,成为传统烟花的理想替代品。它不仅能够保持传统鞭炮带来的节日氛围,还能有效避免传统烟花引发的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相关企业应当把握这一机遇,推动产业升级,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观看赛博烟花的地点/场景上,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消费者选择在城市地标广场观赏赛博烟花。此外,大型活动现场和公共空间也是热门的选择,分别吸引了超过40%的消费者。然而,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偏好在旅游景区(25.67%)和主题公园(22.64%)等地观看。这一现象表明,赛博烟花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旅游消费的增长。
“烟花+文旅”模式,引领文旅融合新风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0.99% 的消费者认为赛博烟花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能打造特色旅游活动与节庆品牌,从而拉动文旅消费;24.05% 的消费者表示不确定,因人而异;14.96%的消费者认为不可以,理由是赛博烟花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烟花+文旅”模式,深挖烟花文化内涵,传承与创新并重,有利于持续提升品牌力和影响力。
烟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带动文旅产业的发展。为了让传统佳节在新时代绽放出独特的光彩,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以限代禁”政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烟花爆竹生产商需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进行创新转型;普通民众也应主动增强环保意识和安全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让春节既保留浓厚的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社会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让我们携手共进,开心心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