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来了!你的厨房用水达标了吗?
新国标来了!你的厨房用水达标了吗?
2023年4月1日起,《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饮用水安全领域的一次重大更新。新标准对水质指标进行了全面调整,不仅新增了多项检测指标,还对现有指标的限值进行了优化,以更好地保障公众健康。
新国标的主要修订内容
新标准对水质指标进行了全面调整,具体包括:
指标数量的调整:标准正文中的水质指标由GB 5749-2006的106项调整到97项,其中常规指标43项,扩展指标54项。新增了4项指标,包括高氯酸盐、乙草胺、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删除了13项指标。
指标分类方法的调整:将指标分类方法由“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调整为“常规指标和扩展指标”,其中常规指标反映基本水质状况,扩展指标反映地区水质特征。
指标限值的调整:根据最新科研数据,更改了8项指标的限值,包括硝酸盐、浑浊度、高锰酸盐指数等。
指标名称的调整:更改了3项指标的名称,包括耗氧量、氨氮和1,2-二氯乙烯。
指标分类的调整:调整了11项指标的分类,包括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等。
新增具体要求:增加了总β放射性指标进行核素分析评价的具体要求及微囊藻毒素-LR指标的适用情况。
删除过渡性要求:删除了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的暂行规定。
完善水源水质要求:对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加以完善,提出当水源水质不能满足相应要求时的处理方案。
新标准对家庭用水的影响
新国标不仅关注饮用水的安全性,还首次明确提出生活饮用水的定义,即供人日常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这意味着除了饮用水外,用于洗澡、洗漱、洗涤等生活用水也必须符合新标准。
研究表明,人体通过皮肤接触吸收的水中物质含量占总含量的60%左右,而通过饮用吸收的量则占20%-30%。因此,新标准强调了生活用水对皮肤接触和呼吸的影响,以及通过饮用水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如何检测饮用水是否达标
新国标增加了6个检验方法,并删除了二氯甲烷及检验方法。以三氯甲烷检测为例,通过顶空进样和气相色谱仪等设备,可以准确检测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含量。
具体检测原理是:水样置于密封的顶空瓶中,在一定温度下经一定时间的平衡,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逸至上部空间,并在气液两相中达到动态平衡。通过对气相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浓度的测定,可计算出水样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浓度。
不达标的解决方案
如果家庭饮用水不达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安装净水设备:选择符合新国标要求的净水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使用桶装水或瓶装水:在短期内,可以考虑使用符合新国标的桶装水或瓶装水作为临时解决方案。
关注水源保护:积极参与和关注当地水源保护工作,推动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水源地的环境保护。
定期检测水质:定期对家庭用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新国标要求。
支持环保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的水污染防治政策,共同推动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新国标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饮用水安全迈入了新的阶段。作为消费者,我们不仅要关注饮用水的安全性,更要积极参与到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