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研发全球首套非侵入性炎症性肠病诊断工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港中大研发全球首套非侵入性炎症性肠病诊断工具
引用
科学网
等
10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5/1/382927.shtm?id=382927
2.
http://www.cnr.cn/erwen/20210729/t20210729_525547199.shtml
3.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25/1/202519161852655126830.shtm
4.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537217.shtm
5.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1-16/doc-inefceui7166580.shtml
6.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09/2024/1205/1037816.html
7.
https://news.sina.cn/2021-07-29/detail-ikqciyzk8295612.d.html
8.
https://rs.yiigle.com/CN112137202234/1423582.htm
9.
https://rs.yiigle.com/CN112138201202/390589.htm
10.
https://html.rhhz.net/ZGMJSWXJKZXZZ/1654940485750-445251564.htm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研究团队在炎症性肠病诊断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历时4年,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非侵入性炎症性肠病诊断工具,该工具通过分析粪便样本中的肠道微生物标志物,能够准确区分肠易激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整体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88%和89%。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主要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种类型。该病具有不可治愈、终身复发性及可致残性等特点,因此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据统计,预计到2025年,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将达到150万人。
港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通过收集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5979个粪便样本,运用宏基因组学分析技术,识别出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特定肠道微生物。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中存在较多产生毒素的细菌基因,如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及奇异变型杆菌,同时缺少多种具有抗炎功能的菌种。
研究团队以这些微生物标志物为基础,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开发出诊断模型,并结合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dPCR)技术,实现了对肠道微生物的精准定量分析。这种非侵入性检测方式不仅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身心负担和经济压力,而且在疾病早期就能实现高敏感性诊断,有助于及早治疗。
目前,该诊断方法计划于2027年在香港投入临床应用。研究团队正在牵头开展一项全球大规模多中心研究,已有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临床及研究机构参与,旨在进一步验证该诊断工具的准确性和全球适用性。
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通过采集简单易得的粪便样本进行非侵入性检测,有望实现对更多肠道疾病的快速初步诊断,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热门推荐
血管瘤该挂什么科?一文详解5大就诊科室
感冒怎么好得快?补充什么、吃什么缩短病程?
剑桥研究:每天11000步,40岁以上人群可延寿11年
服装生产流程全解析:从设计到成品,一文掌握核心要点
六君子汤治脾胃虚弱,使用时需遵医嘱
茯苓五指毛桃汤:冬季养生的健脾祛湿佳品
新股涨停预测:抓住下一个暴涨机会
玩转将军澳:单车馆、海滨长廊、跨湾大桥、瀑布全攻略
尖椒干豆腐:一道集营养与美味于一体的家常菜
这样做尖椒干豆腐,美味又健康
家庭烹饪必备:尖椒干豆腐4种经典做法,李子柒创新版值得期待
《黑神话:悟空》玩家必打卡!运城古建筑一日游
运城古建摄影大赛,快来秀出你的技巧吧!
《黑神话:悟空》:运城古建筑的数字化新生
夏季开胃凉菜:凉拌莴笋丝的两种做法,富含维C更健康
西西的勇敢挑战:一只胆小蚂蚁的寻食之旅
洋葱青椒西红柿,这道新疆凉拌菜为何走红
双11后现饮酒不适?医生详解胸部胀痛原因与缓解方法
饮酒诱发胃食管反流,10个实用预防方案
饮酒后胸痛别大意:可能是心血管问题,严重可致命
从迪士尼到现实:让家中的猫狗像动画角色般友好相处
节地葬有哪些具体的形式?每种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支气管炎治疗的两大“神器”:支扩剂和祛痰药
木耳和梨,支气管炎患者的食疗之选
短信验证码是隐私,不能随意透露给他人
认知疗法和催眠疗法,告别更年期幻听
桂枝芍药知母汤,糖尿病足的福音?
春节四川五日游,秀秀导游带你玩转自然景观
四川春节五日游全攻略:从成都到九寨沟,玩转巴蜀大地
三星S10指纹识别存漏洞,支付宝微信等暂停相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