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港中大研发全球首套非侵入性炎症性肠病诊断工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港中大研发全球首套非侵入性炎症性肠病诊断工具

引用
科学网
10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5/1/382927.shtm?id=382927
2.
http://www.cnr.cn/erwen/20210729/t20210729_525547199.shtml
3.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25/1/202519161852655126830.shtm
4.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537217.shtm
5.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1-16/doc-inefceui7166580.shtml
6.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09/2024/1205/1037816.html
7.
https://news.sina.cn/2021-07-29/detail-ikqciyzk8295612.d.html
8.
https://rs.yiigle.com/CN112137202234/1423582.htm
9.
https://rs.yiigle.com/CN112138201202/390589.htm
10.
https://html.rhhz.net/ZGMJSWXJKZXZZ/1654940485750-445251564.htm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研究团队在炎症性肠病诊断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历时4年,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非侵入性炎症性肠病诊断工具,该工具通过分析粪便样本中的肠道微生物标志物,能够准确区分肠易激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整体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88%和89%。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主要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种类型。该病具有不可治愈、终身复发性及可致残性等特点,因此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据统计,预计到2025年,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将达到150万人。

港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通过收集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5979个粪便样本,运用宏基因组学分析技术,识别出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特定肠道微生物。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中存在较多产生毒素的细菌基因,如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及奇异变型杆菌,同时缺少多种具有抗炎功能的菌种。

研究团队以这些微生物标志物为基础,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开发出诊断模型,并结合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dPCR)技术,实现了对肠道微生物的精准定量分析。这种非侵入性检测方式不仅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身心负担和经济压力,而且在疾病早期就能实现高敏感性诊断,有助于及早治疗。

目前,该诊断方法计划于2027年在香港投入临床应用。研究团队正在牵头开展一项全球大规模多中心研究,已有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临床及研究机构参与,旨在进一步验证该诊断工具的准确性和全球适用性。

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通过采集简单易得的粪便样本进行非侵入性检测,有望实现对更多肠道疾病的快速初步诊断,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