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白杜甫的那些年:大唐盛世的诗酒人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白杜甫的那些年:大唐盛世的诗酒人生

引用
澎湃
1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404167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9C%E7%94%AB/63508
3.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73595270207253180.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10817A05UEE00
5.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3161079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7%99%BD/1043
7.
https://m.gushici.china.com/shangxi/214.html
8.
https://www.sohu.com/a/256460903_623051
9.
https://chiculture.org.hk/tc/china-five-thousand-years/1419
10.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118761
11.
https://www.alumni.eduhk.hk/hkiedaa/2008_K_M_Competition3/03_webpage_comp/Web_01-10/04_pmcps_1st_Du_Fu_So_dong_Po/Du_fu_Sheng_Ping_Shi_Ji.html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7%99%BD
13.
https://www.hkwl.org/article/9657-%E6%9D%8E%E7%99%BD%E6%9D%9C%E7%94%AB%E7%9A%84%E8%A9%A9%E6%AD%8C%E6%98%AF%E5%A6%82%E4%BD%95%E6%B5%81%E5%82%B3%E9%96%8B%E4%BE%86%E7%9A%84%EF%BC%9F/
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4%90%E6%9C%9D
15.
https://www.hktws.com/blank-24
16.
https://www.gzszx.gov.cn/gzzxb/web/doc/detail/d_1489787716370464
1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9C%E7%94%AB
18.
http://media.gdou.com/flash_course/231691/content/ch0301.htm
19.
https://shu.fm/posts/s2ep19/

公元744年,一个夏日的午后,洛阳城内的一家酒肆里,两位即将改变中国文学史的诗人相遇了。一位是43岁的李白,刚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另一位是32岁的杜甫,因科举不第而滞留洛阳。这次偶然的相遇,不仅开启了两位诗人的友谊,也让他们成为了大唐盛世最后的见证者。

01

盛世的见证者

李白和杜甫的相遇,仿佛是盛唐气象的缩影。李白,这位被誉为“诗仙”的天才诗人,以其豪放不羁和浪漫主义著称;而杜甫,这位被称为“诗圣”的现实主义大师,以其深沉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闻名。他们的相遇,不仅是两位文学巨匠的相逢,更是两种不同诗歌风格的碰撞。

杜甫在《赠李白》中写道:“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诗中流露出对李白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这段友谊的珍视。两人结伴东游,与高适同游梁宋,度过了三个月的时光。这段经历,成为了他们诗歌创作的重要素材。

02

李白的浪漫与自由

李白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对自由的向往而著称。他的《蜀道难》以惊人的想象力描绘了蜀道的险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也体现了他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

在《将进酒》中,李白更是将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推向了极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首诗通过豪迈的饮酒场景,展现了李白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03

杜甫的现实关怀

与李白的浪漫主义不同,杜甫的诗歌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他的《三吏》《三别》等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在《石壕吏》中,杜甫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首诗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遭遇,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在《春望》中,杜甫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长安城,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

04

从盛世到乱世

安史之乱的爆发,成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深刻影响了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创作。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写下了《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首诗展现了李白在政治失意后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

而杜甫则在《春望》中,深刻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长安城,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

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伟大的诗人,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了大唐盛世的繁华与衰落。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展现了盛唐时期的自信与开放;而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他们的诗歌,共同构成了大唐盛世的诗酒人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繁荣和人文精神。正如后人所评价的那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