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收费标准出炉:66元通行费开启大湾区新篇
深中通道收费标准出炉:66元通行费开启大湾区新篇
66元通行费,深中通道即将通车
6月30日下午3时,万众期待的深中通道将正式通车试运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交通脊梁”,深中通道不仅将深圳至中山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更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工程壮举: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
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工程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工程总投资约446.9亿元,历时7年建设,攻克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其中,海底隧道全长6.8公里,由32个管节及1个最终接头组成,标准宽度46米,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区域融合:重塑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格局
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将极大改善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联系。作为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将深圳、中山、广州三地紧密相连,形成“半小时生活交通圈”。
通过与周边高速路网的衔接,深中通道将显著加快城市融合、资源要素流动,辐射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联动发展。据统计,这三大都市圈常住人口超8000万人,占广东五大都市圈总量约75%,深中通道的建成将直接或间接惠及超七成的都市圈居民。
创新驱动:打造世界级交通枢纽
深中通道不仅是一座跨海大桥,更是一个融合科技创新的超级工程。项目团队研发形成了15项世界首创的核心材料、关键技术和大国重器,创造了10项“世界之最”。
在技术创新方面,深中通道实现了多项突破。例如,海底隧道采用了双向8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这是国内首次应用、国际首次大规模应用。项目团队还研发了全球首台集沉管浮力和安装于一体的专用船“一航津安1号”,展现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强大实力。
未来展望:开启大湾区发展新篇
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与高速路网、机场等交通枢纽的衔接,深中通道将更畅通地链接全球各地,助力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广州南沙至中山城区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15分钟以内,至深圳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20分钟以内。这种“降维式”的交通跨越,将为区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收费标准:66元/标准车次
根据广东省相关部门的批复,深中通道全线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为66元/标准车次。其中,东人工岛(起点)至西人工岛37元,西人工岛至万顷沙枢纽互通23元,万顷沙枢纽互通至横门互通(终点)6元。
值得注意的是,深中通道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包括重大节假日7座及以下小客车免收通行费、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免费、ETC车辆通行费95折等。
安全提醒:遵守交通规则
深中通道全线为高速公路,通行条件、环境较为复杂。其中,海底隧道内没有设应急车道,广大司乘行车时需注意安全驾驶,防止超速行驶,全线非紧急情况不允许停车。
此外,深中通道将实施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全时段禁行措施,并在试运营期间对四类及以上货车采取禁止通行的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相关单位将定期评估并适时调整管制措施。
结语
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不仅展现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实力,更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深中通道的投入使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小时生活圈”正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