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杨镇新市镇建设:沙岭村的蜕变
顺义杨镇新市镇建设:沙岭村的蜕变
顺义区杨镇正致力于打造河东中心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沙岭村在教育科研集聚区建设和宜居宜游品质魅力新市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18年,杨镇携手北京城市学院启动了“支部+”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活动,挂牌成立北京城市学院沙岭学校,同时完成了多个美丽乡村规划项目,提升了乡村公路基础设施。未来,杨镇将继续推动棚改工程,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承接高精尖项目夯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沙岭村焕发新的生机。
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沙岭村,这个因东北部两道沙埂而得名的村庄,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沧桑巨变。从明代建村初期的“沙岭庄”,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游击区,再到如今的现代化新市镇,沙岭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
作为首都东北部平原多点新城的新市镇,杨镇的总体规划为沙岭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国土空间规划(2019年—2035年)》,杨镇将建设成为汇智聚力的科教创新大学镇、承古扬新的文化交汇集聚镇、花水叠翠的绿色发展生态镇、宜居宜业的品质生活新市镇。而沙岭村,恰好位于规划中的创新创业发展轴上,承载着教育科研、先进制造和科技创新三大核心功能。
人居环境整治
走进今天的沙岭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街道、清澈的水渠和绿意盎然的植被。然而,这样的美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得益于持续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在整治行动中,沙岭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支部书记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明确重点难点任务,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工作推进到位。同时,建立日常化清洁机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在具体措施上,沙岭村重点推进“三堆两垛”清理、改厕和污水治理等工作。通过“拉网式”排查整治,成功处理各类环境问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值得一提的是,沙岭村还创新性地将村卫生室发展为“宣传堡垒”,通过“室场院子会”等形式,动员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教育科研集聚区建设
2018年,杨镇与北京城市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开启了校镇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作为合作的重要载体,北京城市学院沙岭学校应运而生,为沙岭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依托北京城市学院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势,沙岭村正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吸引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聚集。同时,通过开展“支部+”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等活动,激发青年学子的创新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未来展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沙岭村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根据规划,沙岭村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在文化旅游方面,沙岭村将依托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北京顺义国际鲜花港等生态景观资源,打造面向首都都市圈的短途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在公共服务方面,沙岭村将打造顺义河东商业中心,建立多层级多类型的复合商业体系,辐射周边乡镇。同时,深入挖掘杨镇传统市集文化,打造新时代具有杨镇特色的“赶墟集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从抗日游击区到现代化新市镇,沙岭村的蜕变是杨镇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沙岭将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