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陈建功故居:数学大师的传奇人生
探访陈建功故居:数学大师的传奇人生
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人民中路354号,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四合院静静地诉说着一位数学大师的传奇人生。这里就是陈建功故居,如今已成为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学子前来探寻这位数学巨匠的足迹。
陈建功(1893—1971),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他3次东渡日本深造,于1926年在东北帝国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成为在日本首个获得这一荣誉的外国学者。回国后,他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杭州大学创建了三大数学研究基地,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为我国现代数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走进陈建功故居,这座占地390平方米的民国时期建筑被精心布置成五大展厅:求学之路、学者之道、民族之光、传承之心、启迪之趣。通过图文、音频、实物等形式,生动展现了陈建功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
在“求学之路”展厅,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了陈建功从绍兴走出,远赴日本求学的艰辛历程。他不仅在三角级数论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还用日文撰写了《三角级数论》这一国际上较早的三角级数专著。在“学者之道”展厅,展示了陈建功在函数论领域的卓越成就。他开创了单叶函数论方向,在解决单叶函数论系数估值这一中心问题上取得了开创性重要成果。同时,他与苏步青共同创立的“陈苏学派”(又称浙大学派)享誉国际,堪与美国芝加哥学派、意大利罗马学派齐名。
“民族之光”展厅则展现了陈建功的爱国情怀。他放弃日本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投身教育事业。在浙江大学期间,他与苏步青强强联手,创造了我国现代数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即使在战乱时期,他也始终坚持科研和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数学人才。
最令人称道的是陈建功对后代的教育和影响。在“传承之心”展厅,展示了陈家“一门两院士三代数学家”的佳话。他的长子陈翰麒曾任中国宇航学会测试发射委员会委员,次子陈翰麟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三子陈翰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子陈翰香毕业于杭州大学数学系,后获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孙子陈竞一也在数学领域颇有建树,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终身教授。陈建功的妹妹和女儿也都是数学老师,将数学教育作为毕生事业。
“启迪之趣”展厅则通过多媒体互动形式,展现了数学之美,激发观者对数学的兴趣。这里不仅是对陈建功个人成就的展示,更是一个科普教育基地,让来访者在互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陈建功故居的保护和利用,不仅是对一位数学大师的纪念,更是对科学精神的传承。它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一个集纪念参观、科普教育、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激励着新一代青少年追求科学真理,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