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寻甸县臭参变“香饽饽”,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寻甸县臭参变“香饽饽”,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引用
光明网
9
来源
1.
https://m.gmw.cn/baijia/2021-05/02/1302268382.html
2.
http://kunming.yunnan.cn/system/2024/11/11/033296998.shtml
3.
http://yunnan.pprd.org.cn/fzgk/zzcy/content/post_1117249.html
4.
https://nyncj.km.gov.cn/c/2022-12-02/4600651.shtml
5.
https://www.cnhnb.com/gongying/7991430/
6.
https://www.kmrd.gov.cn/c/2020-04-10/520861.shtml
7.
https://www.ynucm.edu.cn/yzxw/95730.shtml
8.
http://www.ludian.gov.cn/contents/1690/219176.html
9.
https://openknowledge.fao.org/server/api/core/bitstreams/da2b2d8b-e30d-443d-98e4-bd1d8fa9cc11/content

在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乡,一种名为“臭参”的中药材正在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近年来,金源乡通过规模化种植、科技化管理和市场化营销,将昔日无人问津的“小臭参”打造成了年产值3640万元的特色产业。

01

高寒山区的“绿色银行”

臭参,又名云参,是一种生长在高寒山区的中药材。其貌不扬,闻着臭、吃着香,却具有滋补、顺气、生津等功效。金源乡的高峰、妥托、小村3个村委会海拔2600至3000米,气候冷凉、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天然的臭参种植适宜环境。这里种植的臭参不仅肥大、味美、药效好,而且市场前景广阔。

02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

为做大臭参产业,金源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成立了臭参种植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今年以来,合作社已引导群众种植臭参1000亩,总产值达2800万元,当地200余户脱贫户成为臭参种植专业户。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金源乡累计投资150余万元,建立起臭参育苗基地。其中,妥托、小村、瓦房3个村委会投入产业扶持资金90余万元,集中建设育苗基地101亩;高峰村委会投入产业扶持资金59.83万元,由农户零散育苗,实现供苗1108万株。

03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为解决臭参种植的技术难题,金源乡积极引入云南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专家团队针对臭参种子发芽率低、幼苗期环境要求苛刻等问题,研发出科学的育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案,有效提高了臭参的成活率和产量。

同时,金源乡还注重科技创新在产业链中的应用。例如,投资140万元建成的小村臭参加工厂,不仅为周边群众提供了60余个就业岗位,每年还能收购、加工臭参80余吨。加工厂还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党员干部一线指导群众种植、采收、加工和联系销售。

04

市场化营销开拓发展空间

在市场开拓方面,金源乡坚持市场化营销策略,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目前,臭参产品已销往广东等地,市场价平均20元/公斤。加工厂还与3家超市建立了稳定的供货渠道,真正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端头的产业链延伸。

05

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臭参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据统计,臭参产业已带动200余户脱贫户成为专业种植户,为当地提供了6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出租场地还助推小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大关。

金源乡党委书记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有效吸纳贫困户就业增收,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从“小臭参”到“香饽饽”,寻甸县金源乡的臭参产业正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市场化营销为引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这一成功实践不仅为高寒山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