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云南农民靠种植臭参走上致富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云南农民靠种植臭参走上致富路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8
来源
1.
https://hudong.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jyzt_2022/2022_zt04/dianxing/anli/202304/t20230407_1054721.html
2.
https://m.baijiantest.com/infoDetails/82/12786598
3.
http://www.ludian.gov.cn/contents/1690/219176.html
4.
http://www.xinnong58.com/shtmlnewsfiles/ecomnews/492/2013/201353015361463722.shtml
5.
https://nyncj.km.gov.cn/c/2021-04-13/3897117.shtml
6.
https://openknowledge.fao.org/server/api/core/bitstreams/da2b2d8b-e30d-443d-98e4-bd1d8fa9cc11/content
7.
https://www.hhlx.gov.cn/info/1121/208001.htm
8.
https://www.km.gov.cn/zzms/c/2012-03-12/581237.shtml

立夏时节,海拔2400多米的云南省陆良县龙海乡雨古村委会一片繁忙景象。彝族夫妇金春、李中香正在云南参大田里除草,看到有人来访,他们兴奋地分享起自己的种植经验:“我家去年种植了12亩‘臭参’,总共收入6万多元。今年准备种植15亩,计划收入7万元,到年底就能建盖新房子了。”

龙海乡位于高寒冷凉山区,石漠化面积高达51%,自然条件恶劣。过去,当地农民只能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收入微薄。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农民们开始种植具有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的云南参,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种植技术:攻克三大难点

臭参种植并非易事,需要克服育苗、病虫害防治和移栽管理三大技术难点。

育苗:严格把控环境条件

臭参种子发芽率较低,需要通过催芽和消毒等措施提高出苗率。育苗地应选择海拔2000-3000米的半阴半阳坡地,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在播种前,需用50%退菌特10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种子消毒。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

常见病害包括根腐病、霜霉病和疫病,需要及时喷洒多菌灵、退菌特或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蛴螬和红蜘蛛,可通过土壤消毒、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等方式预防。

移栽管理:精细操作是关键

移栽时间需严格把控,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成活率。移栽时,应将不同规格的种苗分开种植,避免生长不均造成减产。同时,要注意浇水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度,促进植株生长。

市场价值:亩产收入可观

在鲁甸县水磨镇拖麻村,种植大户徐文富今年种植了120余亩臭参,预计亩产可达1500斤,近期市场价在11元/斤以上。他介绍说:“基地上每天用工量达30人,户均收入突破3万元,收入超过10万元的不低于20户。”

臭参不仅在省内市场受欢迎,还远销甘肃、河北、四川等地。一些种植大户如保加正、保红兵、保红文父子三人,每年推销出去的云南参就达到200多吨。

致富之路:带动乡村振兴

臭参种植已成为云南部分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据统计,仅在陆良县龙海乡,2017年云南参种植面积就扩展到了5500亩,年产量突破450吨。在鲁甸县水磨镇,现已流转土地3800余亩用于种植党参、独蒜兰、白芨、重楼等中药材,带动群众就近务工4.9万人次,实现群众增收391.3万元。

“以前光靠种植玉米、马铃薯、荞子、小麦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改种云南参后,经济才比好转起来。”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建华感慨道。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臭参种植行列,依靠这味“土里长出的黄金”,走上了致富之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