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医生推荐:预防老寒腿小妙招
刘洋医生推荐:预防老寒腿小妙招
随着天气变凉,“老寒腿”症状开始明显,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刘洋分享了五个实用建议来预防和缓解老寒腿。包括减轻体重、少穿高跟鞋、避免久居寒冷及湿度大的环境、选择适宜的健身方式以及重视骨关节健康维护等。这些小贴士不仅适合中老年人,也对年轻人群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快来听听刘洋医生的专业建议吧!
专家建议:五大预防要点
1. 减轻体重
较大的体重是膝关节退变的诱发因素之一。因体重导致的膝关节骨关节炎,近几年在患病人群中占据了更大的比例。除去遗传和药物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如今城市里人的饮食习惯,吃得过饱、吃得过好,偏爱肥甘厚味,食物摄取总量缺乏节制,再加上缺少规律的运动,都导致膝关节承受了过大的压力负荷。
另外,在跑步跳跃时,膝关节瞬时承受的应力可达到常态下的5~6倍,如果体重过大,关节的受力也会N倍增加。
2. 尽量少穿高跟鞋
倍受女性钟爱的高跟鞋,在让女性的身姿更显婀娜的同时,也让足踝、膝关节承受的应力成倍增加。长时间穿高跟鞋,容易加重关节退变。
3. 避免久居寒冷及湿度大的环境
遇到阴霾湿冷的天气,气温降低和空气湿度的增加,都会使膝关节周围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缓,加重酸痛、乏力的不适感。虽然“老寒腿”不是寒出来的,但顺应季节变化添衣、加被,在户外时预防关节受凉,在室内时避免久坐、室温过低,都对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很有帮助。
4. 选择适宜的健身方式
很多人喜欢选择登山、爬楼梯、快步走、跳广场舞来健身,但如果过于频繁或强度过大,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加速膝关节软骨的磨损,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健身锻炼虽好,但并不是每种运动方式都人人皆宜,在选择健身锻炼的方式前,最好先到医院做一次专业的骨关节检查和评估,避免运动相关的损伤。比如说,走路锻炼身体简单易行,也要量力而为,建议每分钟不超过100步,每次锻炼时间不超过1小时。
5. 重视骨关节健康的维护和保养
女性患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比率远超于男性,特别是在更年期后,由于体内雌性激素显著下降,骨质疏松变脆、软骨变薄不耐磨损,此时才开始大量补钙和保护关节可谓“亡羊补牢”。对女性来说,骨关节健康的维护在朝朝暮暮,推荐40岁前就开始保养。除控体重、别贪凉、选择适合运动外,多晒太阳、多喝牛奶,合理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当服用氨糖类药物营养软骨,对骨性关节炎的预防都是有帮助的。
了解老寒腿:发病机制与高危人群
老寒腿,医学上称为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及相关结构的退变,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虽然寒冷和潮湿会诱发或加重症状,但并非直接病因。
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修复能力下降。
女性:特别是更年期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风险增加,更容易发生骨关节炎。
肥胖者:体重过重会增加膝关节负担,加速关节磨损。
关节受伤者:既往有关节损伤或手术史的人,关节结构可能受到影响,更容易发生退变。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长期负重或重复使用某些关节,会加速关节磨损。
日常预防:从生活细节做起
除了遵循专家建议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日常预防:
保暖:寒冷和潮湿是诱发老寒腿症状的重要因素。在秋冬季节,要注意腿部保暖,适时添加衣物,必要时可佩戴护膝。居住环境要保持干燥,避免长时间处于阴冷潮湿的环境中。
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推荐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拳、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变换体位,减少关节压力。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来维持理想体重。
合理饮食: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特别是钙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多吃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有助于减轻关节炎症。
避免过度使用关节: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爬楼梯等对膝关节压力较大的活动。
定期检查: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骨关节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结语
老寒腿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合理调养,可以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自己的关节健康,享受无痛的行走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