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峨禅寺:千年古刹的佛教文化传承
金峨禅寺:千年古刹的佛教文化传承
金峨禅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金峨村,是一座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佛教古刹。作为宁波十大禅寺之一,金峨禅寺不仅见证了中国佛教禅宗的发展历程,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宁波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
金峨禅寺位于宁波南郊金峨山之麓,距宁波城35公里,即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金峨村山岙内,宁波市重点(4A级)寺院。金峨禅寺创建于唐朝大历元年(766年),开山祖师为中国佛教禅宗第九代传人百丈怀海,旧号罗汉院;宋代赐额“真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诏册天下名寺古刹,金峨寺名列其中;明嘉靖二年(1523年)改建寺院于金峨山麓;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再次重建。2003年,金峨寺重建工程启动;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
在宁波,金峨禅寺曾与天童寺、延庆寺、阿育王寺等齐名,被封为宁波十大禅寺之一,《金峨寺志》是宁波仅存的几部寺庙志之一。
历史沿革
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百丈怀海禅师云游四明,见金峨山清水秀,遂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结茅建庐,于团瓢峰下创建罗汉院。
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怀海祖师的法孙罗汉彻禅师入主罗汉院,其再扩寺院,庄严梵宇,金峨禅风渐渐兴盛。
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罗汉琛禅师在金峨山麓开荒植木,并大力弘扬临济,振兴禅风,使禅规肃然,世以“小百丈”称之。
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时值静旻禅师主持,宋真宗敕赐“金峨山真相禅寺”额匾,此后罗汉院改名为“金峨山真相禅寺”,“金鹅山”亦更字作“金峨山”。
南宋晚期,著名的临济高僧虚堂智愚禅师出世金峨,日本高僧南蒲绍明曾在寺里学法。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诏册天下名寺古刹,金峨亦列名其中,并把“金峨山真相禅院”更名为“金峨禅寺”。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日易古宾禅师将佛殿从团瓢峰下移迁至山麓,并开径铺石,植树建桥。此后逐渐形成了“金峨十景”:古寺晚钟、神螺拥翠、孤猿啼晓、双桥流碧、亭竹生云、 岩练雪、曲径听涛、秋枫吐艳、孤峰插云、平冈叠秀。
入清以后,金峨山再度中兴,寺院规模不断扩大,康、雍、乾、嘉诸代,金峨主寺均增建殿堂修葺厢廊,寺院规模恢宏,气势雄伟,建筑别致,雕塑精湛。最盛时有大雄宝殿等大型殿堂6座,廊庑楼阁376间。
清末民初,德国人克利夫人(即上海克利饭店董事长夫人)、美国人白克妮小姐(即宁波华美医院创始人)等相继来金峨禅寺修性善身度假闲居,有的居住竟长达30年之久,在此结下了深厚的佛缘。
金峨寺(16张)
民国时期,蒋介石曾偕其僚佐俞济时、张群等多次到金峨禅寺礼佛随喜,并在寺内留宿下榻,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也曾在金峨禅寺斋居8年。
金峨寺老照片
十年浩劫,金峨禅寺中大量文物受砸毁,古迹被破坏,300余根楹殿堂毁圮于一旦,众多寺僧离散于须臾。
2003年,金峨寺重建工程启动;2005年,金峨寺正式对外开放。
重建后的金峨寺鸟瞰图
2022年,金峨寺评定为宁波市重点(4A级)寺院。
金峨禅寺
主要建筑
金峨禅寺现占地面积80多亩,已建成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楼、寿光塔、保恩堂、钟楼、鼓楼、药师殿、禅修文化园、菩提苑、菩提精舍、厢房、斋堂及其所配套的设施。
金峨寺
传说故事
据《金峨寺志》记载,百丈怀海在金峨山时,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上山寻访。当吕洞宾来到四明金峨禅寺,看到这里的方丈室破烂不堪。过了一会儿,有一个仙童从里面出来,吕祖问:“这里为什么会寥寥成这个样子?”那仙童说:“不要说‘寥寥’了,就是‘虚空’也谈不上呀。”
吕洞宾思索片刻,在墙壁上题了一首《访百丈禅师不遇题字岩端》:
金峨有门出不钥,见个仙童赤双脚。
问伊方丈何寥寥,报导虚空也不著。
闻此语,笑欣欣,主翁岂是寻常人?
我来谒见不得见,渴心耿耿生埃尘。
归去也,波浩渺,路入蓬莱山杳杳。
相思同上石楼儿,雪晴海上千峰晓。
惜百丈怀海云游外出,吕洞宾终无缘相遇百丈怀海,故金峨寺旧有“留偈堂”,尚存“迎仙桥”、“引仙桥”等有关吕洞宾的古迹。
相关诗作
《游金峨山》
明沈一贯
城头南望最高山,几度登临拟一攀。
落日独摇杖藜至,春风偏向草堂间。
降龙老衲留衣在,化鹤先生弃羽还。
茗椀香炉宾主寂,不须牵闭碧萝间。
《金峨寺》
明王嗣奭
已怜僧舍幽,最好是清秋。
树老红初莹,山明翠欲流。
茶烟偏恋竹,泉响会登楼。
仨到非生客,先公纪旧游。
《金峨寺》
明王应鹏
暖风吹雨湿春衣,春草青青人翠微。
僧在上方开竹户,鹤归深院敞云扉。
潺湲碧涧空中下,缥缈丹霞岭外飞。
三十年前旧兰若,夜来香茗复相依。
地理位置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金峨村
金峨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