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哪吒闹海》到《魔童降世》:一个经典形象的40年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哪吒闹海》到《魔童降世》:一个经典形象的40年变迁

引用
西瓜视频
12
来源
1.
https://m.ixigua.com/zhuanti/7470600102600591410
2.
https://m.ixigua.com/zhuanti/7470247126786721828
3.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307315/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3%AA%E5%90%92%E9%97%B9%E6%B5%B7/8271151
5.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502/13/t20250213_39290726.s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2A0058G00
7.
https://new.qq.com/rain/a/20221024A05URJ00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AA%E5%90%92%E9%97%B9%E6%B5%B7
9.
http://news.fjsen.com/2025-02/13/content_31840855.htm
10.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20/c404063-31304666.html
11.
https://www.gdzjdaily.com.cn/p/2911851.html
12.
https://www.workercn.cn/c/2025-02-08/8450172.shtml

2019年暑期,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动画电影横空出世,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灵。这部影片不仅以50.35亿元的票房创下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纪录,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然而,当我们回望40年前的《哪吒闹海》,不禁要问:哪吒,这个承载着中国人文化记忆的经典形象,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哪吒的形象最早可追溯至佛教经典。在《大藏经》中,“那吒”(佛经中多写作“那吒”)这一名称出现了近900次。早期的哪吒并非以人格神的形象出现,而是常出现在咒语中。直到密宗经典中,哪吒才明确成为北方天王之子,作为护法神祇,其形象相当凶恶:“恶眼”“捧戟”“以金刚杖刺其眼及其心”。

传入中土后,哪吒的形象逐渐丰富。北宋苏辙的《栾城集》中,哪吒被描述为“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这种“拜佛不拜父”的叛逆性格,为后来哪吒形象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到了《封神演义》,哪吒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塑造。他被设定为灵珠子转世,一出生就不同凡响,7岁时已“身长六尺”。后因嬉戏闹海,哪吒打死龙王手下巡海夜叉,又打死龙三太子并抽了龙筋。在师父太乙真人的帮助下,哪吒剔骨还父、析肉还母,最终用莲花化身复活。这一系列情节,不仅展现了哪吒的成长与叛逆,也为后来的动画改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了动画电影《哪吒闹海》。这部时长65分钟的动画片,以精美的二维动画和传统中国画风格,讲述了哪吒与四海龙王斗争的故事。影片中的哪吒,是一个天真烂漫、勇敢无畏的少年英雄。他为了保护百姓,不惜与龙王决一死战,最终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用莲花化身复活,战胜了邪恶的龙王。

40年后,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哪吒。在这个版本中,哪吒不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年英雄,而是一个生来就被命运诅咒的“魔童”。他被世人误解、排斥,却始终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最终战胜了命运,赢得了众人的认可。

这种形象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动画电影在艺术表现上的巨大进步。从二维到三维,从传统到现代,哪吒的形象变迁见证了中国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近2000个特效镜头、超10000个特效元素,全国138家动画公司参与,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将传统水墨画的晕染效果融入3D动画,这些都展现了中国动画工业的雄厚实力。

更重要的是,哪吒形象的变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从《哪吒闹海》的传统孝道,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反叛精神,这种转变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正如导演饺子所说:“哪吒身上藏着每一位积极追求梦想的人的影子。”这种精神内核是超越国界和文化区隔的。

哪吒形象的变迁,也是中国动画走向世界的缩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更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2025年春节档上映的《哪吒2》更是以93亿元的票房,位列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5名,成为“唯一非好莱坞制作”进入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前十的作品。

从1979年的《哪吒闹海》到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形象的变迁见证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蓬勃发展,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表达。这个承载着中国人文化记忆的经典形象,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