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的骗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的骗局

引用
人民网
11
来源
1.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8/1119/c14739-30408689.html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790351
3.
http://cppcc.china.com.cn/2018-11/10/content_71427216.htm
4.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11/08/c_1123679820.htm
5.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181108/herald/a72f7f1559dca0585ff5fc879308b601.html
6.
https://iehs.chinacdc.cn/jkfh/kpzs/tnull_185415.html
7.
https://www.latimes.com/la-me-ln-san-diego-ph-miracle-lawsuit-20181102-story.html
8.
https://www.nbcsandiego.com/news/local/ph-miracle-author-robert-o-young-guilty-plea/12075/
9.
http://www.sp.gov.cn/sp/kpwd/202204/601e6cde93164dbb8f7d1caebd3ce5d2.shtml
10.
https://sichuan.scol.com.cn/cddt/201811/56688034.html
11.
https://www.edu.cn/rd/zui_jin_geng_xin/201901/t20190114_1641505.shtml

近日,美国“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因误导患者被法院判罚1.05亿美元的消息在网上热传。这一判决不仅为受害者讨回了公道,更戳穿了在养生界流传已久的“酸碱体质理论”这一伪科学骗局。

01

从畅销书作家到“伪科学大师”

罗伯特・杨首次提出酸碱体质理论是在2002年,他出版了《酸碱奇迹:平衡饮食,重获健康》一书,随后又陆续推出了多本相关著作。这些书籍被翻译成18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他也因此被誉为“酸碱体质理论大师”。

在杨的理论体系中,人体的酸碱平衡被描述为健康的关键。他认为,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而通过食用碱性食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癌症。这一理论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走红,尤其在中国,相关书籍和保健品销售火爆,许多消费者深信不疑。

02

伪科学的真相:专家驳斥与科学依据

然而,这一理论很快遭到科学界的质疑和驳斥。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执行会长王旭峰指出,酸碱体质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也明确表示,酸碱体质是伪科学,医学界根本没有这一说法。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人体的酸碱平衡机制远比杨所描述的复杂。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和肾脏等器官的调节作用,能够有效维持这一平衡状态。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吸收,其酸碱性会被体液中和,不会对整体的酸碱平衡产生显著影响。

此外,杨的理论还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例如,他声称酸性体质会导致癌症,但科学研究表明,肿瘤组织周围的酸性环境是癌细胞代谢的结果,而非原因。这种因果倒置的错误推理,进一步暴露了其理论的荒谬性。

03

危害显现:从延误治疗到经济损失

这一理论不仅在科学上站不住脚,更对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被判赔偿的事件。癌症患者道恩・卡利听信杨的建议,放弃传统的化疗方案,转而采用其所谓的“碱性疗法”。这种疗法包括清肠、按摩以及注射含有小苏打的药物等,每针价格高达500美元。最终,卡利的病情恶化至第四期,医生预计她只剩下三到四年的存活时间。

除了健康损害,消费者还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许多商家借机推出各类“调酸碱”的保健品和食品,如碱性水、碱性食品等,价格往往远高于普通产品。这些产品往往打着“健康”“养生”的旗号,但实际上并无科学依据,消费者花费大量金钱却得不到任何实际效果。

04

为何伪科学能流行?

“酸碱体质理论”之所以能够流行,反映了当前社会中科学普及的不足。一方面,公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商家利用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疾病的恐惧,故意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

此外,一些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缺乏严谨的审核机制,也助长了伪科学的蔓延。例如,一些健康类节目和文章为了吸引眼球,不惜采用未经证实的说法,甚至邀请不具备专业资质的“专家”进行讲解,进一步混淆了公众的视听。

05

呼吁:科学素养与理性选择

罗伯特・杨的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依靠科学知识和正规医疗手段,而不是盲目相信没有科学依据的理论。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是防止伪科学蔓延的关键。

面对各种养生理论和健康产品,消费者应该保持理性思考,学会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守护好自己的健康,避免被各种伪科学骗局所伤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