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黎平县西门河:从“臭水沟”到“母亲河”的生态蝶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黎平县西门河:从“臭水沟”到“母亲河”的生态蝶变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45980
2.
https://news.ifeng.com/c/7fcGg1jBgWM
3.
https://www.mee.gov.cn/ywgz/fgbz/fl/202304/t20230427_1028458.shtml
4.
http://sthj.qdn.gov.cn/xwzx_0/tzgg_5820504/202501/t20250107_86586971.html
5.
https://www.qianlima.com/bid-471062642.html
6.
http://www.zgmsjjw.com/newsshow-9-105963-1.html
7.
http://sthj.qdn.gov.cn/xwzx_0/tzgg_5820504/202412/t20241225_86398462.html

“以前的西门河,河水浑浊,垃圾漂浮,路过都要捂着鼻子。如今,河水清澈见底,鱼虾重现,岸边绿树成荫,成了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黎平县居民张阿姨的一番话,道出了西门河近年来的巨大变化。

西门河是流经黎平县城的唯一河流,被誉为县城的“母亲河”。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西门河一度成为水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为改变这一状况,黎平县水务局积极行动,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

2024年,黎平县水务局启动了西门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重点推进河道清淤工作。工程总投资约6.2亿元,累计完成河道清淤5公里,河岸治理1400米。同时,为解决污水直排问题,黎平县新建第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达1万吨/日,有效整治了12处污水直排、混排口,消除了11处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

在工程治理的基础上,黎平县还创新性地运用“河长制”管理模式。全县构建起以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街道级河长、村(社区)支部书记为村级河长的联动组织网络,23名河长包保街道4条河流,确保每一段河道都有专人负责。2024年,各级河长带领护河员开展巡河500余次,发现问题8个,整改乱排放牲畜粪污养殖场3个,清理河道60余次。

为增强全民环保意识,黎平县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推送消息,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入户宣传等方式,增强群众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同时,联合学校开展“河长制进校园”“河流保护志愿者行动”等活动,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共同保护河流。据统计,2024年以来,共悬挂横幅10条,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微信等宣传1000余次,开展志愿者行动10余次。

如今的西门河,早已摆脱了“臭水沟”的帽子,重新焕发出“母亲河”的生机与活力。河水清澈,鱼虾嬉戏,两岸绿意盎然,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西门河的蜕变,不仅改善了县城的生态环境,更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黎平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