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仪征:博物馆与古镇的文化之旅
探秘仪征:博物馆与古镇的文化之旅
“船到十二圩嫌小,人到十二圩嫌老。”这句流传百年的扬州俗语,道出了一个曾经繁华无比的古镇——十二圩的传奇。作为中国两淮盐运的重要枢纽,十二圩曾是全国最大的盐运中转集散地,被誉为“东方盐都”。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座见证了中国盐运历史的古镇,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仪征市博物馆:7000件文物诉说千年历史
在探访古镇之前,不妨先来到位于仪征市中心的仪征市博物馆,这座成立于1958年的博物馆,是江苏省最早的地方历史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外观借鉴了“鼎”的造型,古朴而庄重,馆内藏有自商周以来各类文物、标本7000多件,全面展示了仪征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概貌。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扬子江畔的明珠——仪征历史陈列”展厅。这里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场景还原,展现了仪征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历史变迁。其中,汉代文物是馆藏的重点,展示了仪征作为汉文化重要发源地的历史地位。
在“泱泱汉风——汉代文物精华陈列”展厅,精美的汉代陶器、铜器和玉器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文物不仅体现了汉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此外,博物馆还设有“石之缘——雨花石展”,展示了仪征地区特有的雨花石文化。
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上午9:00-11:30,下午2:00-5:00,周一闭馆。全年免费对外开放,但需要提前预约。馆内设有互动区,包括考古模拟实验基地、剪纸、拼图、投壶等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增强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
十二圩古镇:盐运文化的活化石
离开博物馆,驱车约20分钟即可到达十二圩古镇。这里曾是两淮盐运的重要枢纽,自1870年被选定为淮盐总栈新址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盐运中转集散地。鼎盛时期,这里拥有30多个码头,5万名盐工,20万人口,盐储运量占全国第一,约10亿斤。
漫步在古镇的“九街十八巷”中,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年代。街道两侧的建筑虽已斑驳,但仍能依稀看出昔日的繁华。江上青历史遗迹陈列馆、胶鬲祠、十二圩乡愁记忆馆等历史建筑,静静地诉说着古镇的辉煌过往。
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馆内详细介绍了两淮盐运的历史,展示了各种盐运工具和相关文物。站在博物馆前,可以想象当年码头上船只穿梭、商贾云集的景象。
古镇内还保留着许多与盐运相关的文化遗产。华洋旅社曾是章士钊下榻的地方,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则记录了古镇在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如今的十二圩古镇虽然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那份历史的厚重感依然让人震撼。走在古镇的街道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
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仪征市博物馆和十二圩古镇,一静一动,一新一老,共同构成了仪征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博物馆通过丰富的文物展示了仪征的历史变迁,而古镇则以其保存完好的建筑和文化遗产,让游客得以亲身感受历史的温度。
这个周末,不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文化之旅,走进仪征市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随后探访十二圩古镇,体验昔日繁华的盐运风貌。这不仅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