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评审与评级标准全解析
医院评审与评级标准全解析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医院评审和评级成为督导医院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工具。本文汇总了目前国内医院之间相对流行的几个主要评审/评级标准,包括等级医院评审、电子病历评审、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JCI认证、HIMSS评级等,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等级医院评审
评审概况
医院等级划分标准,是我国根据医院规模、科研方向、人才技术力量、医疗硬件设备等对医院资质评定指标。全国统一,不分医院背景、所有性质等。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医院经过评审,确定为三级,每级再划分为甲、乙、丙等。
评审标准
医院分等的标准和指标,主要内容是:
- 医院的规模,包括床位设置、建筑、人员配备、科室设置等四方面的要求和指标
- 医院的技术水平,即与医院级别相应的技术水平,在标准中按科室提出要求与指标
- 医疗设备
- 医院的管理水平,包括院长的素质、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现代管理技术、医院感染控制、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等七方面的要求与指标
- 医院质量,包括诊断质量、治疗质量、护理质量、工作质量、综合质量等几方面的要求与指标
评审现状
截至2018年,全国医院等级分布如下:
- 三级医院:2548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442个)
- 二级医院:9017家
- 一级医院:10831家
- 未定级医院:10613家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
评审概况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评估对象为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评审标准
评估分级是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共6个等级,包括5大类、17个评估项目,涵盖诊疗预约、远程、支付、家庭医生、转诊、宣教等一系列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及全程服务指标。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评测概况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是以卫生信息标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测评技术为手段,以实现信息共享为目的。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主要通过对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以及互联互通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构建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分级评价体系。
评审标准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测评的项目应用评价分为七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乙等、四级甲等、五级乙等、五级甲等,每个等级的要求由低到高逐级覆盖累加,即较高等级包含较低等级的全部要求。
测评包括实验室测试和项目应用评价两个阶段。实验室测试指标体系包括数据资源、互操作性、技术架构三个部分。
评测现状
以下是2017年度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结果公示名单:
电子病历评审
评审概况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辖区内二级以上医院按时参加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到2019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
评审标准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9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准包括电子病历各个局部系统的要求和对医疗机构整体电子病历系统的要求。包含病房医师、病房护士、门诊医师、检查科室、检验处理、治疗信息处理、医疗保障、病历管理、电子病历基础、信息利用内容。
评级现状
以下是2017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高级别医院通过名单:
第一批通过名单(14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五级)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五级)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五级)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五级)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五级)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五级)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五级)
苏北人民医院(五级)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五级)
界首市人民医院(五级)
河南省儿童医院(五级)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五级)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五级)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五级)
第二批通过名单(3家):
湖北黄石市中心医院(六级)
河北省人民医院(五级)
广东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五级)
JCI认证
评审概况
JCI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JCI标准涵盖368个标准(其中200个核心标准,168个非核心标准),每个标准之下又包含几个衡量要素,共有1033小项。
评审标准
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六版)包含:
- 第一部分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PSG)、可及和连贯的患者医疗服务(ACC)、患者和家属的权利(PFR)、患者评估(AOP)、患者的医疗服务(COP)、麻醉和手术医疗服务(ASC)、药物管理和使用(MMU)、患者及家属的教育(PFE)。
- 第二部分医疗机构管理标准: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QPS)、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CI)、治理、领导和管理(GLD)、设施管理和安全(FMS)、人员资质和教育(SQE)、信息管理(MOI)。
- 第三部分学术性医学中心医院标准:医学专业教学(MPE)、人体受试者研究项目(HRP)。
评审现状
通过认证医院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树兰医院、大连百佳妇产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云南玛丽亚医院、重庆安琪儿妇产医院、北京明德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等93家医院。
HIMSS评级
评审概况
HIMSS(即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评级作为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有效手段,对全球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进行评价,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金标准”。
评审标准
HIMSS评级有着非常严格的评审标准,根据实现功能不同,将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划分为0—7级。级别越高受益度越高,信息水平也越高,信息水平的成熟度与医院管理者所追求的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安全、医生获得感等指标均为正比。
评审现状
以下是HIMSS EMRAM评级通过情况:
7级医院:
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和急诊)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和急诊)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住院和急诊)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住院和门诊)
上海市儿童医院(住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住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住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和门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截止2018年12月)6级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阳光融和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等44家医院
(截止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