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院专家推荐:这些运动能有效改善打呼噜
南方医院专家推荐:这些运动能有效改善打呼噜
近两天晚上,38岁的你突然发现自己打起了呼噜,这不仅影响了伴侣的睡眠,也让你开始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打呼噜,这个看似平常的睡眠现象,可能暗藏风险。据统计,在40-60岁的成年人中,约有60%的男性和28%的女性存在打呼噜的问题。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达九成的打鼾者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问题,这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为什么突然开始打呼噜?
打呼噜的成因多种多样,对于38岁的男性来说,以下几点尤其值得关注:
体重变化:随着年龄增长,体重的轻微增加都可能导致呼吸道周围脂肪堆积,从而引发打呼噜。
睡姿不当:仰卧睡眠时,舌根后坠会压迫呼吸道,导致打呼噜。如果你最近改变了睡姿,这可能是原因之一。
鼻腔问题:鼻塞、鼻炎或鼻中隔偏曲等鼻腔问题都会影响呼吸顺畅,导致打呼噜。
肌肉松弛:随着年龄增长,咽喉部位的肌肉逐渐松弛,容易在睡眠时塌陷,阻塞气道。
生活习惯:虽然你提到不吸烟,但饮酒、服用某些药物(如镇静剂)也可能加重打呼噜的症状。
南方医院推荐:运动疗法改善打呼噜
令人欣喜的是,通过简单的口腔面部肌肉锻炼,可以有效改善打呼噜的症状。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专家推荐了一套运动疗法,每天只需半小时,坚持一个月就能看到明显效果。
具体动作如下:
舌头运动:用力向前伸,向上顶上颚,尽力舔鼻尖和下巴。每个动作持续5分钟。
鼓腮运动:像吹气球一样鼓起腮帮,然后慢慢收回。
模仿“虎啸”:张大嘴巴,发出类似“啊”的声音,感受喉咙深处的震动。
吞咽动作:刻意做吞咽动作,感受喉咙肌肉的收缩。
这些动作看似简单,但能有效增强口腔和咽喉部位的肌肉力量,防止睡眠时肌肉过度松弛导致呼吸道阻塞。在开始几天,你可能会感到相关肌肉有些酸痛,这是正常现象。建议循序渐进,可以从自己能做得到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强度。
其他改善建议
除了运动疗法,还有一些生活习惯的调整也能帮助改善打呼噜:
调整睡姿:尽量避免仰卧,侧卧睡眠可以减轻呼吸道压力。可以尝试在睡衣背后缝一个小球,防止自己在睡眠中不知不觉转为仰卧。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减少呼吸道周围的脂肪堆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导致肌肉松弛。
避免酒精和镇静剂:睡前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剂,这些都会加重打呼噜的症状。
清洁卧室:定期清洁卧室和床上用品,减少过敏原。
如果你尝试了上述方法仍然没有改善,或者打呼噜的症状非常严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睡眠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能包括佩戴口腔矫治器、使用无创睡眠呼吸机等医疗干预手段。
打呼噜虽然常见,但绝不是小事。通过积极的自我管理和必要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状况,重获高质量的睡眠。不妨从今天开始,每天坚持半小时的口腔面部肌肉锻炼,为自己的健康投资一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