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电力:风光水储一体化新动向
长江电力:风光水储一体化新动向
长江电力正在全力推进金沙江下游的水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建设,这一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项目,长江电力将实现资源的一体化开发和集群式发展,有序开发大水电消纳区域及电源侧风光资源,获取优质风光资源并与大水电协同效应。此外,公司还计划在海外继续拓展新能源项目,例如秘鲁LSD Arrow光伏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金沙江下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提速
2024年10月,三峡四川能投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拉马94万千瓦光伏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这标志着金沙江下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简称“金下基地”)内的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单体项目正式挂起“施工图”。
据悉,该项目是金沙江下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重要组成部分。该基地是全国首批大型风光基地之一,也是我国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级示范基地,规划水风光清洁能源总装机近7000万千瓦。光伏电站与水电站项目协同互补,可共同保障能源稳定供应。截至目前,基地内4座总装机4646万千瓦的世界级巨型水电站已全部投产发电,四川侧规划超1200万千瓦的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其中122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已并网发电。
核心优势:技术、资金与运营经验的完美结合
作为全球知名的水电公司,长江电力在金沙江流域运营管理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四座梯级水电站。公司在该区域拓展水风光互补项目具有四大主要竞争优势:
项目基础优势:三峡集团与云南省、四川省政府在清洁能源开发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互补的主导地位:水电站与风电、光伏场站在季节性出力特性上有较好的互补关系,水电站的调节作用可以弥补风光发电的短期波动。
丰富的运营经验:公司积累了综合性水电站运行的丰富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擅长电力生产经营的人才队伍。
雄厚的资金实力:公司具有丰厚的现金流以及主权级的信用等级,可通过多种融资渠道降低新能源项目资金成本。
海外布局:新能源业务的全球拓展
长江电力紧跟三峡集团“走出去”步伐,坚定不移围绕做世界水电行业引领者这一条主线,积极把握电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稳步贯彻国际化战略,全面整合商务、管理、技术、资本和品牌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海外投资、建设、运行、咨询全产业链的协同效益。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国长电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简称“长电国际”),推进长江电力国际化发展战略,开展境外配售电与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并购、绿地开发、投后管理、运维、技术咨询等业务。
秘鲁路德斯(LDS)公司:2019年9月30日,长江电力成功中标秘鲁路德斯公司83.6%股权并于2020年4月24日顺利完成股权交割。路德斯公司是秘鲁第一大电力公司,主要在秘鲁首都利马地区开展配售电业务,约占秘鲁全国29%的配电市场份额,是秘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公用事业公司。除配售电业务外,路德斯公司还拥有10万千瓦已投产的水电资产,以及约74万千瓦的优质水电储备项目。股权交割后,长江电力克服秘鲁疫情快速蔓延、经济下滑、索尔贬值等不利因素,通过派驻现场中方管控团队及财务总监,按照“一企两制”和“专业化、市场化、属地化”的管控原则,充分发挥好董事会核心作用,持续加强对路德斯公司管控工作,保证了路德斯公司的稳定经营。2023年,路德斯公司收入86亿人民币,利润总额21亿人民币。2023年度,路德斯公司共分红9.7亿人民币。
德国风电业务:2016年8月,长电国际与三峡欧洲公司联合收购BCP Lux公司100%股权,间接持有德国Meerwind项目公司80%股权。投资完成后,长电国际对BCP Lux公司持股30%。Meerwind项目是德国最大的已投运海上风电项目之一,总装机28.8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3亿度电,是德国首家获得挪威船级社完全认证的海上风电项目,同时也是全球第一个获得投资级信用评级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运营期间可为长江电力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马来西亚沐若电站:地处马来西亚东马砂捞越州,坝址位于拉让河流域源头沐若河上,电站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236兆瓦的水轮发电机组,电站总装机容量为944兆瓦,是沙捞越州政府推动的第一个大型水电站项目。为马来西亚沐若电站提供运维技术咨询服务是长江电力首个海外技术咨询项目。为顺利实现大型电站运营管理核心能力的输出和传播,长江电力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国际通用技术标准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沐若项目技术规程、管理文件和标准工单。共完成20部运行规程、33部检修规程、31部检修作业指导书、100份标准操作工单和13部管理文件。2014年7月起组建了两批次技术咨询工程师团队远赴海外提供现场运维技术咨询服务,第一批技术咨询团队成功实现了沐若电站4台机组顺利投产,第二批技术咨询团队实现了咨询期间全部机组“零非停”的高质量运行纪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目前,长电国际仍继续通过远程诊断方式为沐若电站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巴西伊利亚、朱比亚电站:2015年,三峡巴西公司成功中标朱比亚和伊利亚水电站30年特许经营权,实现了中国水电“走出去”的一次全新升级,加速了三峡集团实现跨国经营、做全球水电开发引领者的进程。两座水电站相距约60公里,装机容量分别为155万千瓦和344万千瓦。长江电力派出精兵强将组成技术团队赴三峡巴西公司关键岗位任职,承担朱比亚、伊利亚电站运维管理和技改工作,并与集团国内相关部门对接。长江电力将国内水电站的精益管理理念融入到巴西大水电管理中,组织中巴双方联合团队力量,对设备潜在隐患与运行风险进行评估,对设备故障举一反三进行排查,有效开展风险预控,提升日常运维管理水平,加大维护力度,降低机组事故率;以三峡标准为依托,针对设备现状,优化技改方案,复核并完善现有技改技术体系文件,参与设备设计、制造、现场施工等各个环节,提升设备技术改造质量。
巴基斯坦风电项目: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塔塔专区的贾姆皮尔地区,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48.5 MW,共有三个风电场,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于2014年投入运行,是三峡集团在巴基斯坦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巴基斯坦风电行业的标杆项目;二期项目是 “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清单中积极推进项目,也是三峡集团第一个投入运营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2019年5月,长江电力接管了巴基斯坦风电项目的运维管理,也标志着长江电力开始海外第一个实体项目的运营和管理。项目按照三峡标准建立了完善的生产标准管理体系,深挖掘内部潜力,打造了本地化学习型团队。通过内部基础培训、实践指导、外部理论培训、专家的讲座以及资格取证培训等形式,提高了巴基斯坦员工的专业技能。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是三峡集团投资建设、国家“一带一路”项目,也是“中巴经济走廊(CPEC)”优先推进实施的项目,电站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与克什米尔地区交界处,西距伊斯兰堡直线距离约55km,是吉拉姆河规划的5个梯级电站的第4级。工程为单一发电任务的水电枢纽,电站装机容量720MW(4×180MW),保证出力116.1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32.06亿kW·h,年利用小时数4452h。为了响应集团编队出海要求,发挥长江电力人才优势,输出大水电运维标准,长江电力从2019年4月份开始派驻人员参与工程建设,从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和接机环节对电站进行全方位咨询“把脉”,有力地保障了电站建设质量。2022年6月,卡洛特水电站投入商业运行。目前长江电力运维团队参与电站运营管理,为电站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政策引领:风光水储一体化的未来展望
在“30·60”双碳目标的驱动下,风光水储一体化已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方向。根据“十四五”规划,我国将新增风光装机600吉瓦,对应的投资额约为3万亿元。然而,风光储一体化仍面临高成本问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来破解。
长江电力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应新能源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依法合规开展新能源业务,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