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1066666.html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由多学科专家工作组编写,旨在为临床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等提供安全、有效的2型糖尿病运动指导。指南通过系统检索和评价国内外高质量文献,制定基于现有证据的推荐意见,并计划每3年进行一次更新,以纳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
指南背景与目的
随着我国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的升高,规范化运动指导的需求日益迫切。现有指南和共识多集中在久远的制定时间,缺乏最新的研究证据和推荐意见。本指南的目标是为临床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等提供安全、有效的T2DM运动指导,改善中国T2DM患者的临床结局,降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指南的编写过程
本指南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上注册,确保编写过程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编写团队包括内分泌与代谢病科、运动医学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通过系统检索和评价国内外高质量文献,制定基于现有证据的推荐意见。指南工作组成员均填写了利益冲突声明表,确保编写内容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指南的更新与维护计划
本指南计划每3年进行一次更新,以纳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更新方法按照国际指南更新流程进行,确保指南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本指南常用术语
- 体力活动与运动:体力活动是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任何身体运动,使能量消耗增加到基础代谢水平以上。运动是有计划、有组织、可重复,旨在改善或保持体质健康或健康的身体活动。体力活动水平分为非活跃状态、低水平、中等水平和高水平四个级别。
- 体适能:体适能是指个体在力量、爆发力、速度、力、柔韧性、协调性等方面的能力。体适能可分为健康相关和运动表现相关两类。
- 心肺耐力:心肺耐力也称为有氧能力,是指持续身体活动中呼吸、循环系统供氧及骨骼肌利用氧气的能力。较高水平的心肺耐力可显著降低人体CVD和全因死亡率。
-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身体大肌群有节奏的、较长时间的持续运动,这类运动所需的能量是通过有氧氧化产生的。有氧运动可改善心肺耐力,优化人体代谢功能。
- 最大摄氧量与峰值摄氧量: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通常用峰值摄氧量来描述有慢性疾病和健康问题人群的心肺耐力。
- 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个性化运动计划,应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要素。
- 运动依从性:运动依从性是指患者遵循医嘱进行运动的程度。提高运动依从性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概述
运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长期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糖尿病控制效果。
- 改善心血管健康: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血脂和血压水平。通过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控制体重和身体成分:运动可以帮助减少体内脂肪,增加肌肉量,改善身体成分。控制体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运动对此有积极作用。
- 提高生活质量: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身体和心理的幸福感。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抑郁和焦虑症状。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前的准备
在开始运动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心血管健康、血糖控制情况等。评估患者是否有运动禁忌症,如严重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适合个人的运动计划。运动计划应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同时,需要指导患者如何安全地进行运动,避免运动损伤。教育患者如何在运动中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运动强度。运动前营养支持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以维持血糖稳定。患者应了解如何通过饮食调整来配合运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前评估
运动前风险评估
- 评估患者的体适能:通过问卷调查或实际测试,评估患者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柔韧性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计划。
- 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糖尿病病程等。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 评估患者的运动风险:根据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并发症严重程度等,评估患者进行运动的风险等级。对于高风险患者,可能需要专业的运动处方和监护。
- 评估患者的运动偏好:了解患者喜欢的运动类型,以及他们能够持续进行的运动强度和时间。考虑患者的个人兴趣和生活习惯,以提高运动依从性。
运动前体检
- 心血管系统检查: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功能状态。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更详细的心血管评估。
- 运动测试:安排患者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运动测试,评估运动中的心血管反应。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运动强度和类型。
- 肌肉骨骼系统检查: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确保运动时不会造成损伤。对于有骨科问题的患者,可能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 其他相关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检查。确保患者在运动前身体状况稳定,适合进行运动。
运动前指导
- 运动知识教育:向患者讲解运动对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运动。提供运动指导资料,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建议。
- 运动装备和场地选择: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如运动鞋服装等。建议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运动,避免高风险的活动场所。
- 运动中的自我监测:教授患者如何在运动中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心率、血糖等。指导患者如何识别运动中的异常症状,并在必要时及时停止运动。
- 应急准备:告知患者运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准备好应急措施,如携带糖果、手机等。对于高风险患者,建议在运动时有家人或朋友的陪同。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 运动类型的选择: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训练等。考虑患者的兴趣、体能和并发症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 运动强度的确定:通过评估患者的体适能和心肺耐力,确定适宜的运动强度。遵循逐渐递增的原则,避免运动过度和损伤。
- 运动频率和时间:推荐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分散在每周的多次运动中,以保持运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 运动处方的调整: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进展和运动反应,适时调整运动处方。定期评估运动效果,优化运动计划。
运动处方的个性化制定
- 考虑患者的个体特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血糖水平等个体特征。针对患者的共患疾病和并发症,制定安全的运动处方。
- 运动处方的具体化:明确运动的具体类型、强度、频率和时间,确保患者能够准确执行。提供详细的运动指导和监测方法,帮助患者自我管理。
运动处方的动态调整
- 根据患者的反馈和监测数据,及时调整运动处方:保持与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参与运动计划的制定和调整。
运动处方的实施和监测
- 运动实施前的准备:患者在开始运动前进行必要的健康评估和运动测试。确保患者了解运动的目的、方法和安全措施。
- 运动过程中的监测: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风险。观察患者的运动反应,如心率、呼吸和疲劳程度。
- 运动后的效果评估:评估运动对血糖控制、体重、体脂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收集患者的主观感受,了解运动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 运动处方的依从性和持续性的促进
-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患者对运动重要性的认识。教授患者自我监测和调整运动的方法。
- 建立支持性的环境:鼓励家庭成员和朋友参与运动,提供社交支持。利用社区资源和数字医疗工具,帮助患者持续运动。
- 定期跟进和反馈:定期跟进患者的运动情况,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对于遇到困难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和支持。
不同运动类别的推荐意见
有氧运动
- 有氧运动的选择:推荐T2DM患者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至80%之间,以保证运动的安全性。
- 有氧运动的频率和时间:建议每周至少进行5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运动频率和时间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适当调整。
- 有氧运动的注意事项: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后应进行适当的拉伸,帮助肌肉放松。
抗阻运动
- 抗阻运动的类型:推荐进行全身性的抗阻运动,包括哑铃、杠铃、健身器械训练等。可选择自由重量或机械重量,根据个人喜好和能力进行选择。
- 抗阻运动的强度:运动强度应以中等强度为主,避免过度劳累。每组运动应重复8至12次,共进行2至3组。
- 抗阻运动的频率和时间:建议每周进行2至3次抗阻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为20至30分钟。
灵活性和平衡训练
- 平衡训练的方法:通过瑜伽、太极等运动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训练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跌倒和受伤。
- 灵活性训练的方法:推荐进行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每次拉伸应持续15至30秒,避免过度拉伸。
- 灵活性和平衡训练的频率:建议每周至少进行2次灵活性和平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10至20分钟。
组合运动
- 组合运动的优势:组合运动结合了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灵活平衡训练,能全面提高体适能。可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设计个性化的组合运动方案。
- 组合运动的实施: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次组合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为45至60分钟。运动时应注意强度和时间的控制,避免过度疲劳。
- 组合运动的注意事项: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以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后应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帮助身体恢复。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与运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运动
- 运动对酮症酸中毒的影响: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但过度运动可能诱发或加重酮症酸中毒。患者在运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在血糖波动大时进行运动。
- 酮症酸中毒的识别与预防: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需及时识别和预防。患者在运动前应监测血糖和酮体水平,避免在血糖控制不佳时进行高强度运动。
- 酮症酸中毒时的运动建议:一旦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帮助。恢复期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恢复运动,避免剧烈和长时间的运动。
- 预防措施: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和酮体监测,根据指标调整运动计划。教育患者和家属识别酮症酸中毒的早期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低血糖与运动
- 低血糖的识别与预防: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中常见的并发症,需及时识别和预防。患者在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避免在血糖过低时进行运动。
- 运动对低血糖的影响: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能导致血糖下降,引发低血糖。患者在运动时应携带快速作用的碳水化合物,以备不时之需。
- 低血糖时的运动建议:患者在运动中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补充糖分。恢复血糖正常后,应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 预防措施: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避免剧烈和长时间的运动。运动前应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减少低血糖的风险。
高血糖与运动
- 高血糖的识别与预防: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另一种并发症。患者在运动前应监测血糖,避免在血糖过高时进行剧烈运动。
- 运动对高血糖的影响: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但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患者在运动时应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 高血糖时的运动建议:患者在运动中出现高血糖症状时,应减少运动强度或停止运动。持续高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 预防措施: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运动前应适当调整饮食和药物,以维持血糖在安全范围内。
胰岛素调整与运动
-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原则: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胰岛素调整应根据血糖水平、运动强度和时间进行。
- 运动对胰岛素需求的影响: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对胰岛素的需求。患者在运动前后应密切监测血糖,根据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
- 预防措施:患者应了解胰岛素调整的原则,避免运动引起的血糖波动。运动前应准备足够的胰岛素和监测设备,以应对可能的血糖变化。
- 胰岛素调整的具体建议:患者在运动前应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的胰岛素调整方案。运动后应继续监测血糖,必要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运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运动
- 运动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视网膜微循环,降低视网膜病变的风险。避免高强度的运动,以减少对眼部的压力和损伤。
- 运动处方的制定:根据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程度,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选择低风险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剧烈震动和头部运动。
- 运动监测与评估:定期监测患者的视力状况,评估运动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运动强度和频率。
糖尿病肾病与运动
- 运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肾脏血液循环,降低蛋白尿水平。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应避免。
- 运动处方的制定: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避免竞技性和剧烈运动。
- 运动监测与评估:定期检查肾功能,确保运动不会对肾脏造成额外的负担。根据肾功能的变化调整运动方案。
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运动
- 运动对神经病变的影响:运动可以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缓解神经病变的症状。应避免可能导致神经损伤的高风险运动。
- 运动处方的制定:选择对神经刺激较小的运动,如水中运动和瑜伽。避免长时间站立和重量负荷运动,减少对神经的压迫。
- 运动监测与评估:定期评估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调整运动类型和强度。监测运动对神经病变的长期影响。
糖尿病足与运动
- 运动对糖尿病足的影响:运动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足部并发症的风险。注意运动时足部的保护,避免受伤。
本文原文来自人人文库
热门推荐
济南黄河体育中心将于2026年底竣工,专业足球场进入屋盖施工阶段
踝关节滑膜炎症状及治疗
踝关节滑膜炎的症状
项目管理者发言思路不清晰?五个实用方法帮你快速提升
A股收评:沪指涨0.19%,华为海思概念强势,深海科技火爆继续!
如何使用Google的API
阿尔茨海默病,也能手术治疗了!医生详解其中原理!
冬天车窗“哈气”不停?几招解决您的当“雾”之急
耳聋那些事儿:从了解到应对
糖尿病可以吃芋头和山药吗?专家解读
新疆地区自然环境演变、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
火神玛薇卡圣遗物搭配策略,炽烈炎魔女套装详解?
数据库字段命名规范:最佳实践指南
SQL 与 NoSQL 数据库:一场关于灵活性与结构的对话
青龙鱼:温和的大型观赏鱼
贴人工皮可以洗澡吗?人工皮更换3要点,守护伤口健康就靠它!
民法典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医生解答:过敏性皮炎为何难以自愈?
家用电费计算公式详解
非遗贺岁,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推出多项文化体验活动
如何在长沙选择合适的居住环境?这类环境有哪些要求和标准?
中考择校到底怎么选?六名中考生跨越三年的复盘:科学理性很重要
核心技术驱动未来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惊!五万多人同时退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波斯帝国的崛起:第一个横跨三洲的帝国
吃挂面能减肥吗?从营养到心理的全面解析
电纸书VS手机平板:护眼、场景与功能,谁才是阅读最优解?
如何有效地与人力资源(HR)沟通
韩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从“毛头小子”到“刑侦专家”,他参与破案1500起抓获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