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开通三周年,玉溪外贸额破160亿!
中老铁路开通三周年,玉溪外贸额破160亿!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这条全长1035公里的国际铁路,不仅改变了老挝的交通格局,更为沿线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地级市,玉溪在这条“黄金线路”上占据重要位置,145.79公里的铁路段贯穿境内,设有5个站点。三年来,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为玉溪的开放型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货运量激增至4161万吨,中老铁路成玉溪外贸新引擎
中老铁路的开通,为玉溪的外贸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截至2024年12月,玉溪市境内铁路站点累计到发货物达4161.19万吨,这一数字背后,是玉溪从“末端”到“枢纽”的华丽转身。2022年至2024年10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61.42亿元,其中通过中老铁路运输的外贸货值就占到了30亿元,货运到发总量更是达到了3939.54万吨。
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米”字型铁路网
为充分发挥中老铁路的通道优势,玉溪市全面实施通道能力提升行动。大化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总投资超21亿元,将建设“一线”(化念至化念南)、“一站”(化念南站)、“两场”(玉昆场、仙福场)。项目建成后,将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有效降低园区企业物流成本。
同时,玉溪市还积极谋划推动楚雄至玉溪至弥勒至师宗、建水至元江、玉溪至临沧等铁路项目,构建以中老铁路为主轴,分别向昆明、楚雄、临沧、普洱、蒙自、弥勒六个方向放射性发散的“米”字型铁路网,不断拓展中老铁路的辐射范围。
创新通关模式,提升外贸服务效率
玉溪市积极推进通关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外贸服务。玉溪海关元江工作站于2024年6月6日挂牌成立,8月15日开始开展输泰水果查检和施封作业。工作站推行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模式,优化签证流程,作业环节由原先的5个压缩至3个,签证时长压缩40%。目前,90%的出口货物已实现“秒通、秒放”。
在加快通关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玉溪市还重点着眼贸易畅通,打造便捷物流大通道。全市现有各类物流企业1200户左右,其中国家A级物流企业13户。8月23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开行仪式在玉溪研和站举行,标志着中老铁路出口冷链国际运输迈入常态化阶段,进一步拓展了玉溪市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培育外贸主体,优化产业结构
近年来,玉溪市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外贸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从1993年仅有1户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发展到2024年上半年已有实绩外贸企业116户。目前,全市与5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进出口贸易,形成了农产品、工业品两大支柱产业。
农产品方面,玉溪已形成“冬春销全国,夏秋销沿海,全年有出口”的销售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达5.73亿元,进口额为2.63亿元。工业品方面,矿产品、药品、机械设备等出口增长迅速。今年上半年,玉溪工业品出口额为5.35亿元,同比增长99.6%。其中,药品出口额为3.22亿元,同比增长1073.3%;钢铁及其制品出口额为3339万元,同比增长88%。
展望未来: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新高地
面对中老铁路带来的发展机遇,玉溪市已做好了充分准备。未来,玉溪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探索政企信息沟通、问题反馈、政策直达等协同联动机制。同时,加快平台建设,推进玉溪跨境电商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服务水平。
玉溪市还将持续优化外贸结构,深化同国外企业链式合作,拓展以原材料和产成品为主的双向贸易。布局完善中老铁路沿线产业带,打造生物医药、钢铁、高原特色农业等差异化外向型链式产业集群,建设大宗商品集散中心。推进智能化监管及“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为玉溪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末端”到“枢纽”,从“边缘”到“前沿”,玉溪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铁路经济,搭乘时代列车,向着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