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货币暴跌至新低:从黄金支持货币到经济困境
津巴布韦货币暴跌至新低:从黄金支持货币到经济困境
2025年2月,津巴布韦货币再次创下历史新低。根据最新汇率数据显示,1津巴布韦元仅能兑换0.020132766人民币,这意味着1000万津巴布韦元仅值约2013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台普通笔记本电脑的价格。
这一惊人汇率背后,是津巴布韦货币持续暴跌的残酷现实。2024年4月,津巴布韦央行推出新款货币“ZiG”(津巴布韦黄金支持货币),试图稳定经济并应对持续攀升的通货膨胀。然而,仅仅5个月后,这款新货币就遭遇重创。
2024年9月27日,津巴布韦储备银行(RBZ)宣布将ZiG的价值大幅削减43%,汇率从发行时的13.56ZiG兑1美元,骤降至24.4ZiG兑1美元。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官方汇率远低于黑市实际交易水平。据价格监测网站“Zim Price Check”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黑市上ZiG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已高达40至50ZiG兑1美元。
这一轮贬值潮中,当地企业和零售商首当其冲。由于官方汇率与市场实际汇率差距不断扩大,许多企业被迫向当局发出警告:如果汇率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将不得不关闭门店。面对这一危机,津巴布韦储备银行行长约翰·穆沙亚万胡试图安抚市场,称此举“不是贬值,而是市场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表现”。他预测,尽管年底通胀率可能略有上升,但“这种影响已经显现,未来应该会趋于稳定”。
事实上,津巴布韦的货币危机早已不是新鲜事。自2009年以来,该国就多次尝试引入新货币,但均以失败告终。当时,恶性通货膨胀导致津巴布韦元几乎完全丧失价值,一度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在最严重时期,该国甚至发行了面额高达100万亿津巴布韦元的钞票。
为应对危机,津巴布韦政府不得不暂时废除当地货币,转而允许已经在黑市流通的美元合法使用。然而,美元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据统计,目前津巴布韦约70%的交易仍以美元进行,这使得政府推动单一货币体系的努力面临巨大挑战。
世界银行最新分析显示,津巴布韦是全球26个最贫困国家之一,超过40%的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2.15美元。过去15年里,该国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仅为0.1%,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根据预测,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到2050年,津巴布韦等20个最贫困国家可能仍将深陷贫困泥潭。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专家建议津巴布韦政府应采取更加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提高新货币的可信度。同时,国际社会也应提供更多支持,帮助这个饱受冲突、气候变化和债务困境困扰的国家重返经济增长轨道。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的大环境下,津巴布韦能否抓住未来25年这一关键窗口期,实现经济转型,仍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