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币暴跌:从国内动荡到国际合作的影响
津巴布韦币暴跌:从国内动荡到国际合作的影响
津巴布韦新货币暴跌近半
2024年9月,津巴布韦新货币“ZiG”(津巴布韦黄金支持货币)推出不到6个月就遭遇重创,官方汇率从发行时的13.56ZiG兑1美元大幅贬值至24.4ZiG兑1美元,贬值幅度高达43%。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官方汇率与黑市汇率存在巨大差距,黑市上ZiG兑美元汇率已飙升至40-50ZiG兑1美元。
这一轮暴跌迫使津巴布韦储备银行采取紧急措施,将新货币价值下调至27ZiG兑1美元。然而,这一举措并未能有效缩小官方汇率与市场平行汇率之间的差距。当地企业和零售商纷纷发出警告,如果汇率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将被迫关闭商店。
经济困境下的无奈之举
津巴布韦推出ZiG货币的初衷是为了应对持续攀升的通货膨胀,然而,这一尝试似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事实上,这已经是该国自2009年以来第六次尝试引入新货币。2009年,恶性通货膨胀曾导致津巴布韦元崩盘,当时甚至发行了面额高达100万亿的钞票。
世界银行2024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津巴布韦是全球26个最贫困国家之一,过去15年人均收入几乎零增长。该国经济长期受到多重因素困扰:政治不稳定、政策管理不善、腐败问题严重、国际制裁持续,加上近年来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灾害,使得经济形势雪上加霜。
市场反应冷淡,美元地位稳固
新货币的推出不仅未能提振市场信心,反而引发了更大的混乱。津巴布韦股市在新货币发行后首个交易日暴跌99.99%,从915936.81点跌至100.23点。股市成交量也从改革前两周的1525.1万股锐减至187.7万股,成交额从2387549美元萎缩至221995美元。
尽管政府强制要求企业使用新货币缴纳至少一半的税款,但市场参与者普遍对ZiG缺乏信心。零售商联合会主席登福德·穆塔舒表示,这一政策给合规企业带来了巨大负担。许多企业选择继续使用美元进行交易,以规避汇率风险。在黑市上,美元仍然是最受欢迎的交易货币,新货币ZiG的接受度极低。
中津合作项目面临挑战
津巴布韦币的剧烈波动对中国在该国的投资项目产生了显著影响。特别是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多个大型项目遭遇资金结算和成本预算难题。中国企业面临投资成本上升和预期收益下降的双重压力。
为应对这一挑战,中津双方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一方面,双方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探讨风险应对策略;另一方面,也在探索建立更稳定的汇率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结算作为一种可行方案,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采用人民币结算,中国企业可以有效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确保投资回报的稳定性。
对人民币汇率的间接影响
尽管津巴布韦币暴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但其对人民币汇率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24年12月31日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美元对人民币为7.1884元,这一汇率水平主要受国际主要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影响。
然而,津巴布韦币的剧烈波动通过影响中津合作项目,间接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津巴布韦投资的中国企业需要更多人民币来弥补因当地货币贬值导致的成本上升,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人民币需求。但考虑到津巴布韦经济体量较小,这种影响总体上是有限的。
综上所述,津巴布韦币暴跌虽然对本国经济和市场造成重大冲击,并对中津合作项目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人民币汇率的直接影响有限。当前,人民币汇率主要受国际主要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保持相对稳定。对于津巴布韦而言,要从根本上解决货币危机,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经济改革和政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