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增能视角下的低收入群体心理健康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增能视角下的低收入群体心理健康应对

引用
中国网
12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3-08/09/content_42453596.htm
2.
https://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3-03/02/content_549742.htm?div=-1
3.
https://www.sohu.com/a/775640482_121119275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676205975172780
5.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3/53-20.htm
6.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409176/
7.
https://m.book118.com/html/2025/0107/7130004161010020.shtm
8.
https://etdlib.bnu.edu.cn/docinfo.action?id1=9f484e5a20de8853c3a52b2beb675722&id2=ebULwu7UsGA%253D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625/11/32188153_1086165754.shtml
10.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coronavirus/in-depth/mental-health-covid-19/art-20482731
11.
https://www.un.org/zh/161073
12.
http://m.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817666348

近年来,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下,经济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相互交织,给这一群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从增能理论的视角,探讨如何有效应对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01

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调查显示,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人群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达到24.1%,显著高于其他收入群体。无业/失业人员的抑郁风险更是高达31.0%,远超其他职业群体。

青年群体(18-24岁)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这一现象与低收入群体中年轻人比例较高不无关系。

02

增能理论:提升心理韧性的新视角

面对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挑战,传统的心理干预模式往往效果有限。增能理论(Empowerment Theory)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该理论强调通过提升个人能力和社会支持,帮助个体克服心理困境。

增能理论的核心在于“自我决定”,即帮助个体建立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包括定义需求、设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等。这一过程不仅关注个体层面的增能,还涉及组织和社区层面的协同作用。

03

疫情影响下的多重压力

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给低收入群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多重压力。除了直接的健康威胁,疫情还导致了就业不稳定、收入减少、社会隔离等问题,这些因素相互叠加,极大地加剧了心理健康风险。

研究表明,疫情期间低收入群体的精神心理问题显著增加。一项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荟萃分析显示,感染者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率高达94%,睡眠问题发生率为63%,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28%29%

04

增能视角下的应对策略

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增能理论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

  1. 提升自我效能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低收入群体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2.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鼓励社区参与,建立互助小组,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3. 促进政策倡导:推动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制定更加包容的政策。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消除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鼓励低收入群体寻求专业帮助。

05

实践案例与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基于增能理论的干预项目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例如,一项针对低收入家庭儿童的研究发现,通过正念教养干预,不仅改善了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还促进了家庭关系的和谐。

为了进一步提升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整合资源: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整合卫生、教育、民政等资源,形成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2. 精准干预: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增能干预方案。

  3. 持续监测:建立心理健康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4. 公众教育:通过媒体和社区活动,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增能理论的视角,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群体的心理需求,还能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帮助他们重建生活信心,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